孕期如何科学补血?需避免6个误区

孕妇因担负两个人的营养,对血液需求量增大,特别是在怀孕中后期,因胎儿成长速度过快,孕妇容易出现贫血 。若准妈妈贫血,可能造成贫血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严重贫血时还会引起死胎、流产、孩子发育迟缓等后果 。所以,准妈妈孕期要补血 。有些准妈妈知道孕期要补血,但方法不对存在误区,那么,孕期应该如何科学补血呢?一起来看看吧 。
孕期如何科学补血?需避免6个误区 。
【孕期如何科学补血?需避免6个误区】孕期补血的误区:
误区1:只吃红枣可以补血
红枣本身虽具有补血的作用,但若只单吃红枣一样东西,效果是相当微弱的 。如果准妈妈想借由食物来补血,我建议可以用红枣搭配葡萄干、龙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会比单吃红枣来得有用 。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红枣肚子会容易涨气,且会使身材变胖,准妈妈一天吃5到7颗就足够了 。
生吃时,一定要将它消毒、洗净,否则红枣上可能会残留农药,对胎儿、孕妇产生不好的影响 。此外,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枣时应吐枣皮 。
误区2:红糖有补血功效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以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准妈妈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 。然而,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等神奇功效 。
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 。准妈妈在坐月子时多喝红糖水可能损坏牙齿,还会加速准妈妈出汗,不利于准妈妈身体的迅速恢复,甚至使准妈妈有中暑的可能性 。
准妈妈要在产后迅速恢复,补水最好选择白开水、矿泉水,另外还可以从蔬菜、水果中多获得水分等营养物质 。
误区3:牛奶鸡蛋够营养
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 。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 。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
误区4:荤菜不利于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体广告的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 。
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吸收率也高,可达25% 。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 。因此,不吃或少吃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
误区5:蔬菜水果不能补铁
许多准妈妈认为蔬菜与水果对补铁没有什么好处 。其实,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
误区6:补血保健品可以代替贫血治疗
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在治疗时必须明确缺铁性贫血,市场销售的各种补血保健品,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种形式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疗效,但因为铁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规补铁 。
孕期如何科学补血?准妈妈孕期补血不需要刻意使用补血产品,只要注意膳食均衡,保持健康的饮食原则就好 。
准妈妈孕期补血的健康饮食原则:
1、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妊娠早期孕妇蛋白质的摄入不能低于非妊娠期的摄入量,且应选择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质,如肉类、乳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蛋白质每日至少摄入40克,才能维持孕妇的蛋白质平衡 。
2、补充营养:比如补充具有黄芪、当归等成份的补血产品 。实践证明,通过调整和改善孕妇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供给充足的热能,提供充分的铁、维生素C,如猪肝、瘦肉以及新鲜蔬菜等,就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孕妇贫血,其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