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的宝宝要怎么睡觉?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宝宝出生后,很多妈妈总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饮食上,其实除了饮食外,宝宝的睡眠也重要,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既要让宝宝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要给宝宝养成一个正确的睡眠习惯,那1岁以下的宝宝该怎么睡觉呢?妈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宝宝出生后,很多妈妈总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饮食上,其实除了饮食外,宝宝的睡眠也重要,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既要让宝宝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要给宝宝养成一个正确的睡眠习惯,那1岁以下的宝宝该怎么睡觉呢?妈妈该注意些什么呢?

1岁以下的宝宝要怎么睡觉?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文章插图
睡觉时不要含着乳头或者奶嘴
很多宝宝总是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者奶嘴睡觉,这样很容易养成一个坏习惯 。是宝宝醒来后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样频繁的进食,会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还有一点,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这样的习惯以后还会影响着宝宝的牙床发育以及口腔卫生 。
1岁以下的宝宝要怎么睡觉?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文章插图
睡眠环境无需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 。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
其实宝宝睡觉,弄出一点点声响不大会影响宝宝睡眠,很多家长怕影响宝宝睡觉,总是刻意去营造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其实这反而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 。
晚上不要太晚睡
现在很多宝宝总是习惯性晚睡,看过很多家长晚上十点还带着宝宝在外溜达 。这方面,父母应该付全责 。
1岁以下的宝宝要怎么睡觉?这些事千万不要做!

文章插图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 。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 。这也导致很多孩子到了睡觉点,还睡不着 。
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所以要想养成宝宝睡觉的好习惯,父母还是要以身作则 。
【1岁以下的宝宝要怎么睡觉?这些事千万不要做!】宝宝睡觉时记得关灯
很多父母在宝宝睡觉的时候总喜欢留灯,一方面当宝宝有什么需求时,方便父母照看,另一方面,怕宝宝怕黑,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 。
切莫让孩子俯睡
有些妈妈认为,让宝宝俯睡,可以让宝宝睡得比较安稳,不会哭闹,但是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吗,这种睡姿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孩子在趴俯时,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导致猝死 。同时这种睡姿还可能使得肠胃等消化器官受体重的压迫而引发消化不良 。
不要依赖“摇睡”
“摇睡”一直被很多妈妈当作哄宝宝的神器,只要宝宝哭闹,就开始晃动宝宝,哭的越厉害,摇晃的越厉害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