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前5个月上市新股数量同比增110% 114家拟IPO公司主动撤单

摘要【A股前5个月上市新股数量同比增110% 114家拟IPO公司主动撤单】据统计,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196家公司首发登陆A股,同比增长110.75%,合计募资1537.38亿元,同比增长35.79% 。但今年前个5月,也有114家拟IPO企业撤回申请材料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IPO撤单数量大增,一方面说明监管层严把IPO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另外一方面说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也更加谨慎 。从撤单原因来看,主要是信披不充分,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或者公司已经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A股IPO保持常态化发行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196家公司首发登陆A股,同比增长110.75%,合计募资1537.38亿元,同比增长35.79% 。
在IPO常态化发行的同时,今年IPO撤单数量大增也引起了市场关注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据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网站梳理发现,今年前个5月,已经有114家拟IPO企业撤回申请材料 。另外,10家企业IPO申请在证监会发审会或沪深交易所上市委会议上被否 。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IPO撤单数量大增,一方面说明监管层严把IPO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另外一方面说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也更加谨慎 。从撤单原因来看,主要是信披不充分,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或者公司已经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
IPO发行保持常态化
从上市板块来看,上述196家IPO公司中,科创板和创业板数量分别为67家和66家,合计133家,占比67.86%,IPO募资金额分别为554.24亿元和447.16亿元,合计1001.4亿元,占比65.14% 。
“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有明显走低的趋势,所以IPO发行金额增幅低于IPO数量增幅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上市资源逐步增多,稀缺性减少,投资者对IPO企业的评价更理性,打新资金退潮 。
IPO常态化的同时,拟IPO企业撤单数量也显著增长 。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旨在提高IPO信息披露质量 。此后,多家拟IPO企业撤回申请材料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据证监会网站和沪深交易所网站数据梳理,今年前5个月,有114家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材料,其中,科创板42家,创业板60家,主板12家 。
“一般来说,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动撤单,大概率是在审核问询过程中,通过对交易所问题的判断以及与审核人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沟通之后,对于审核结果有预判,认为存在的问题大概率对企业上市造成实质性影响,所以才主动撤单 。或者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不符合发行上市的条件 。否则,发行人前后耗费如此多人力和物力,不可能随意终止 。”张雷认为 。
“具体来看,拟IPO企业主动撤单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披露不充分,在反馈问询时反反复复,形成拉锯战,最后反馈时间用完了 。”张雷认为,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公司基本面存在问题,距离一家合格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距离 。
今年3月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对拟IPO企业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进行了回应,“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了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 。”
年内IPO过会率超九成
从审核角度来看,有3家企业未通过证监会发审会,7家企业未通过沪深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即有10家企业IPO被否 。从过会率来看,今年以来,剔除取消审核的公司,证监会发审会共审核35家企业IPO申请,32家通过发审会会议,过会率为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