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王卢作孚


中国船王卢作孚

文章插图
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北门外杨柳街曾家祠堂的一户贫苦人家 。他的父亲卢茂林为了养家糊口,长年累月在外面贩卖麻布,被当地人称作"卢麻布" 。尽管父母辛辛苦苦,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 。
卢作孚从小就酷爱学习,很想能进学堂念书 。父亲因为吃够了目不识丁的苦头,所以咬紧牙关,一家人节衣缩食,把卢作孚和哥哥卢志林送进了学堂 。小作孚非常高兴,学习也很刻苦 。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以后,小作孚忽然生了种怪病,浑身发烧,四肢无力 。家中无钱请医生,母亲只好自己采来草药为儿子治病,哪知药不对症,药汁入口,小作孚竟成了哑巴!
命运的残酷打击,使得卢作孚在小小年纪就懂得了生活的甘苦 。哥哥十分心疼这个用眼睛说话的弟弟,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小作孚听 。
两年以后,一个明媚的春日,可爱的燕子飞进了卢家来筑窝 。小作孚高兴地追着燕子玩耍,一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没想到这一跤竟摔出了奇迹,小作孚居然能开口说话了!他回到了久违的学堂里,在14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困,他只好再一次离开了学校 。
第二年,家中的经济情况稍有好转 。卢作孚向父亲提出继续读书的请求,父亲同意了 。
15岁的卢作孚只身来到省城,进成都补习学校自修 。他以惊人的毅力,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中文版的数学;为了学习英文版的数学,他又奋力攻读英语,从此踏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并且将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等编辑成书,着有《代数》、《三角》、《解析几何》、《数学难解题》等 。
更重要的是,卢作孚在广泛阅读古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书籍的同时,还精读了学校图书馆所藏的国内外重要书刊,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及孙中山先生的讲演 。他几乎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和《建国大纲》,还特别抄下了《建国大纲》中的一段话,把它贴在自己的桌上,作为座右铭 。
他认定只有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才能救中国,于是在18岁时,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把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志向 。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篡夺了 。年轻的卢作孚感到中国的政治改革难以推行,在1914年前往上海,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他结识了爱国教育家黄炎培,在黄先生的影响下,卢作孚得到了一个新的结论:要使祖国摆脱政治的腐败和列强的掠夺,真正富强起来,只有唤起民众;而要使民众觉醒,就必须从发展教育开始 。
第二年秋天,卢作孚回到家乡,先后在合川和成都担任教师、采访人员和编辑 。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挥代英、肖楚女等人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还利用担任《川报》主编的便利,发表了多篇宣传反帝爱国的文章,在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
当时川军第九师师长杨森很赏识卢作孚的才华,邀请他到沪州担任教育署长 。卢作孚乘机推行他教育救国的思想,创办了通俗教育会,并请挥代英、王德熙等进步人士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实行教育改革,受到师生欢迎 。
1924年,卢作孚又被杨森聘为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 。他积极地开展群众教育工作,办夜校、开讲座、搞宣传,忙得不亦乐乎 。
可是,当时的四川,还是军阀割据、相互混战的局面 。不久以后,杨森被另一个军阀刘湘打败,四川又成了刘家的天下 。接管成都的是刘湘的部下王缵结,此人认定通俗教育馆是杨森办的事业,所以不择手段地进行破坏 。卢作孚无可奈何,只得放弃这项工作,回到故乡合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