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导致胎儿早产

为什么有的妈妈会出现早产的现象呢?这种现象能不能避免呢?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
早产的诱因
1、母体原因
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子宫颈松弛、子宫肌瘤 。
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 , 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高热、风疹等急性疾病以及心脏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甲亢、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 。
其他如长途旅行、气候变换、情绪剧烈波动等精神体力负担以及腹部直接受到撞击、创伤、性交或手术操作刺激等 。
2、胎儿胎盘方面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期剥离 。
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 。
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胎位异常 。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
发生早产怎么办
1、左侧卧位以提高子宫胎盘的血流量 , 降低子宫活性 , 使子宫肌松弛从而减少自发性宫缩 。
2、静脉滴注平衡液500~1000毫升 , 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 , 减少子宫活动 。
3、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做肛查或阴道检查 , 以了解子宫颈容受及扩张情况 。1~2小时后如果宫缩消失 , 不再复查 , 以免刺激阴道和子宫颈 , 诱发缩宫素分泌 。
通过以上处理 , 40%~70%的准妈妈不需要其他治疗来缓解 。若情况不见改善 , 应再次肛查或阴道检查以明确进展程度而给予相应处理 。
孕妈妈如何预防早产
1、饮食均衡
饮食以均衡摄取为原则 , 怀孕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食量 , 但要注意叶酸的摄取 。因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 , 摄取足够的叶酸有助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 , 并可降低胎儿发生神经缺陷的几率 。叶酸可从深绿色蔬菜中获取 , 但是因叶酸为水溶性维生素 , 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流失 , 所以最好每日补充叶酸片0.4毫克 。
2、控制体重
适度的体重增加也是稳定孕期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容易引发早产 。怀孕后 , 尽量将体重增加控制在12~15千克内 。
3、卫生习惯
怀孕后分泌物会增多 , 如果不注意卫生 , 就可能增加患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感染严重者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 引发早产 , 因此应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 。分泌物量多时可用护垫 , 但一定要勤更换 , 避免过分清洁阴道 , 以免清洗掉保护阴道的黏液 。
4、适度运动
一般来说 , 孕期适当进行缓和的运动 , 以维持体力和肌力 , 有助于产程的进展 。怀孕前一直有运动习惯的准妈妈 , 怀孕后仍可保持这个习惯 , 强度需衡量自身体力而定 。平时不习惯运动的准妈妈 , 可在每日晚饭后到自家附近散步 。
孕妇运动时一定要避免压迫腹部 , 运动时间也要控制得当 , 不宜过度 , 有时过量运动也可能引发早产!
5、性生活
如果存在早产的高危因素 , 孕晚期就要避免性生活 , 以免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早产 。
6、定期产检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导致胎儿早产】定期产检可了解怀孕期间的各种状况 , 且医生会根据孕妇的怀孕情况给予最适当的建议和处理 。千万不要认为身体无任何异常状况就不按时进行产检 , 有疼痛和宫缩时也不要忍耐 , 一定要尽快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