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向资金涌入近470亿 人民币资产为何再受追捧( 二 )


除了上述原因,近期中国监管层开始打击加密货币和大宗商品等的投机活动,交易人士认为,这可能推动部分流动性重返A股市场 。
瑞银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对采访人员表示,在岸市场流动性佳,因为此前场外有大量资金 。她提及,从2月中旬到3月25日,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及MSCI指数分别下跌了10%、15%和18% 。自3月25日以来,沪深300指数及恒生指数分别上涨了8% 和3.6%,而MSCI中国指数持平(涨0.1%) 。在导致市场下跌的多项因素中,两大主要触发因素是:首先,在岸的新公募基金销售额先是飙升、之后回落,这是A股新增资金流的第一大来源;其次,一季度末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增加1万亿元至9.1万亿元(5月12日发布数据) 。在大宗商品价格与加密币回调、利润率压力担忧减轻的情况下,场外存在大量资金 。
汇率强势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国际投资者巨鼎布局一国的股债市场时,一般看重两种回报——外汇收益和资产自身回报率,因此人民币升值的驱动力不容忽视,尤其是各界认为人民币的强势并非短期现象,因此近期也出现了上述FOMO(生怕错失行情)抢筹现象 。
“近期,印度、越南等国家疫情开始持续恶化,导致当地工厂停工、跨国人员流动陷入停顿 。这又突出了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短期也有支撑汇率的情绪作用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采访人员称 。
“我们认为,此轮疫情重燃使得中国的出口和人民币汇率受到被动提振,而且这一影响可能持续至明年 。”张智威提及 。
去年疫情暴发之初,各界一度对中国供应链表示担忧,但后续的事实也证明了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 。
鉴于近期人民币再度大幅攀升,有一种观点揣测,可能是央行容忍或推动人民币走升来吸收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但交易人士认为实则不然,基本面仍占主导 。
“过去几个月央行已使用中间价手段对冲了一部分升值压力,显示了不希望过快升值的态度 。”信达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告诉采访人员 。
【上周北向资金涌入近470亿 人民币资产为何再受追捧】而且在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提及,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
基本面是推动人民币攀升的主因,包括中国出口强劲、供应链稳定、中美流动性差异扩大、欧元逼空导致美元进一步走弱等 。
掌握定价权的质量股将跑赢
5月28日,上证综指收于3600.13点 。各界关心的是,究竟这轮行情能走多久 。
刘鸣镝认为,中国的股票往往在盈利增长前景向好的时期录得稳健回报 。截至4月底,所有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企业都公布了2021年一季报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企业报告称净利润同比增长35%,幅度高于市场预期的20.5%;中证500指数成份股企业报告称净利润同比增长98%,幅度也大于市场预期的57.3% 。
“上市公司看来在抢占收入市场份额,为利润率提供支撑,有些情况下经营杠杆也更好 。由于一季报的净利润数据包括了一次性项目,因此如果剔除了一次性项目的可比中期业绩呈现出相同格局并为2022年的增长前景提供支撑,那么市场预期或改善 。”刘鸣镝称 。
不过,在短期冲高后,众多机构认为后续可能仍将会以震荡行情为主,但结构分化会更为突出,定价能力强且高质量的公司将持续跑赢 。
5月25日,摩根士丹利也给出了A股主题股票列表,机构选出了12家公司,它们被行业分析师认为具有比同行更强的定价能力,因此在当前的通货再膨胀环境中有更好的利润率保护 。12家公司中有6家为A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