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向资金涌入近470亿 人民币资产为何再受追捧

摘要【上周北向资金涌入近470亿 人民币资产为何再受追捧】过去一周,人民币强势上涨,被认定将维持区间震荡的A股在近3个月后再度突破了3600点大关 。5月25日,北向资金大幅涌入271.23亿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新高 。在毫无国际指数机构扩大纳入和政策催化剂的背景下,外资究竟为何大幅买入?哪些板块将获得利好?后续行情又将如何演绎?(第一财经日报)
过去一周,人民币强势上涨,被认定将维持区间震荡的A股在近3个月后再度突破了3600点大关 。5月25日,北向资金大幅涌入271.23亿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新高 。
在毫无国际指数机构扩大纳入和政策催化剂的背景下,外资究竟为何大幅买入?哪些板块将获得利好?后续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多重因素刺激北向资金涌入
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统计,过去一周北向资金总计净流入468.14亿元,从5月24~27日都是净流入状态 。除了25日是创纪录的净流入量,26日和27日北向资金也分别净流入91.03亿元和146.27亿元 。与此同时,人民币升破了6.4大关,相较于去年近7.2的点位升值超11%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多家外资机构策略师和基金经理后发现,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
首先,5月末恰逢MSCI半年度指数调整,尽管不涉及扩大纳入,但此次涉及的个股调整较多,相应影响也较为广泛 。上述调整于5月27日收盘实施,28日正式生效,也就是说,要调整的资金需要在27日收盘前到位,这会引发资金提前涌入 。且一般在季度末,基金会进行组合调整,也可能会有资金提前流入 。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王汉锋表示,此次新增60只成份股、同时剔除21只 。从绝对权重变化幅度来看,中金测算,受此次调整影响,贝壳、中国飞鹤、理想汽车等权重增加最多,从0.3%到0.07%不等;其中A股部分权重增加最多为京沪高铁等 。相反,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W、工商银行等因摊薄效应在指数中权重的下降最大 。中金预计,当前大约1494亿美元规模的被动型基金追踪MSCI中国指数 。
此外,据采访人员统计,北向资金5月初至今净流入量最大的板块分别是食品饮料、银行、材料、能源、必需消费品、医疗设备等 。其中,材料板块的大涨无疑和近期大宗商品涨价息息相关,上游景气度高企 。
MSCI资金流入对各板块的影响也不同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对采访人员表示,据测算,就沪深300行业指数年化回报和板块层面北向资金持股占比的相关性系数来看,医疗保健行业的相关性最高,为0.8 。此后依次为IT(0.77)、工业(0.66)、材料(0.61)、电信服务(0.13)、金融(0.09)、能源(0.09) 。其余几个行业则相关性为负,说明北向资金对其回报的影响并不大,包括房地产(-0.05)、可选消费(-0.11)、公用事业(-0.2)、消费必需品(-0.2) 。
除了MSCI半年度指数调整,人民币的强势无疑也成了吸引外资的主因,毕竟A股和中国债券市场都是人民币计价资产 。
“市场做多人民币的意愿高涨,似乎有些FOMO(fear of missing out,生怕错失行情)的意味 。” 某外资行交易员在5月25日交易时间对采访人员提及 。
另一个原因则更为简单,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称,2月以来,相比起国际其他市场例如美股,A股的涨幅非常之小,而且此前国际投资者担忧的货币政策收紧也并未出现,DR007利率等资金面情况实则相当宽松,因此资金回流也并不奇怪 。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报告表示,相对于离岸市场(此处主要指港股或美国中概股),更看好A股,原因包括:第一,相对估值吸引力 。目前A股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14.7倍,较包含美国中概股、港股的MSCI中国指数低5%;第二,对受监管不确定性影响的行业的敞口很小(互联网、金融科技和教育在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不到2%,而在MSCI中国指数中占46%),反垄断等影响对A股的冲击几乎不存在;第三,预计未来几年将进行更多的市场改革,以改善A股的可准入性和可投资性,特别是对机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