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的胃口像个小老虎,这8种方法能帮你搞定

莲子从小就是大家眼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天生胃口超好,给啥吃啥,吃啥都香,身边的孩子妈都说,你家莲子太好养了!可是弟弟小鹿,和姐姐相比差距不小,着实让我费了很多工夫 。如何让孩子养成一个好饮食习惯?接下来看看下文 。
现在,小鹿每次吃辅食的样子都跟小老虎似的,喂的慢了,喂的速度跟不上,就急得嗯嗯嗯的喊 。
有时候着急吃饭,两个胳膊挥来挥去,跟打拳似的,恨不得自己从饭桌上下来抓饭吃 。
喂他什么都来者不拒,一大口吃下去,吃的样子香甜无比 。
从不吃,少吃,到能吃,有几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合适?
不看月龄看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接受辅食 。
当孩子从母乳或者奶粉过渡到辅食阶段,妈妈们最关心的是:要什么时候给孩子添加辅食呢?
最焦虑的是:喂他他怎么什么都不吃啊?他什么时候才能吃辅食啊?
焦虑的心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再着急也没有用啊,需要孩子到了接受辅食的时间才可以 。
一般来说,辅食从六个月开始添加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我们首先要尊重这个差异 。小鹿满6个月的时候,我冲调了一些米糊喂他,勺子刚放到嘴边,就用舌头抵出来 。
到了七个月,又喂他,吃了一丁点,就把嘴巴里的都吐了出来 。我只要继续等待 。
七个半月的时候,我发现每次大家吃东西的时候,他都盯着我们的嘴巴看 。
再大点,如果抱着他吃东西,他会把我的手里的东西抓过来,直接塞他嘴巴里 。
喂辅食的时机到来了 。
所以,孩子会给我们已经准备好接受辅食的迹象,每个孩子辅食到来的时间略有差别,而且每个孩子对辅食品种的接受也略有差别 。
比如莲子在6个月就吃辅食了,而且第一口辅食是蛋黄,什么都不排斥;
而小鹿吃辅食的时间明显晚于姐姐,而且对鸡蛋一直都排斥;
直到快一周三的时候,有一天早上,突然吃了两个蒸鸡蛋 。
所以,当孩子拒绝时,不要着急,耐心等待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如果强制喂养,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

想要孩子的胃口像个小老虎,这8种方法能帮你搞定

文章插图
让孩子吃饱,但是不要每次都把孩子喂的特别撑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如果把这个规律用于宝宝的辅食喂养,也超级有效 。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打个比方来说:
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最舒服的 。
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 。
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 。
再比如:吃馒头的例子,吃第一个馒头感觉最强烈,从“饥寒交迫”到“有馒头吃”,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有一种“质”的飞跃 。
当然其边际效用最大 。
吃第二个馒头感觉还是挺好的,只是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说明边际效用较第一个的边际效用小……依次吃了几个馒头终于吃饱了,再吃就难受啦 。
道理都是相通的 。这个规律也可以用着小鹿吃辅食上 。适可而止,别让孩子吃撑,美食变成负效用 。
遵循一点:每次喂小鹿辅食,绝对不要出现,他都拼命的摇头闭着嘴巴不张开我还死命喂的情况 。
只要勺子喂到嘴边,他扭头或者闭嘴或者摇头表示不吃了,我就不喂了 。如果不能判断他是否吃饱,再换另外一种食物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