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对弱精症的常见误解

弱精症患者如果想要小孩,不必避孕,正常备孕即可 。只要女方能怀上,做好产检,孩子的健康基本不会有问题
如今,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生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并不是希望就会成为现实——很多夫妻备孕前一检查,要么女性患有各类疾病不能生育,要么男性精液质量不达标,导致女方无法受孕 。那么,男性精液不达标,精子质量“差一点”,真的就不能要小孩吗?如果妻子“好彩”怀上了,那么胎儿是否也会“差一点”呢?
生活实例:
弱精症患者生下健康儿
王老师和丈夫是一对恩爱夫妻,结婚四年,避孕两年,在两年前开始筹划生育后代 。出于优生优育的考虑,夫妻双方决定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后再要孩子,而在此之前,两人一直有做避孕措施 。
很快,检查有了结果,王老师没有任何问题,而丈夫的精液质量不达标,精子活动力差一些,即医学上说的弱精症 。为了家庭幸福和后代健康,夫妻俩一致选择了继续避孕,并决定男方接受专业治疗,期望等到精液质量完全达标后再生育后代——毕竟每个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孩子的健康特别重要 。随后,他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求治之路,折腾快一年了,各种检查和药物治疗都几乎尝试遍了,最后一检查,丈夫的精液质量仍然差了那么一点点 。
万般无奈之下,王老师夫妻经人介绍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求治,接诊的医生听完了他们的介绍后,告诉他们放宽心,不用再避孕了,回去尽管“造人”,只要妻子能怀孕,不流产,做好孕检,孩子就没问题 。夫妻俩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回了家 。没想到两个月后,王老师就怀上了,今年3月,王老师生下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儿子,可把一家人乐坏了 。
精子“差一点” 也能要小孩
“王老师夫妻的例子不是个案 。”专家表示,很多夫妻对生育常识存在错误认识,以为精子活力差一点就不能要孩子,其实他们误读了丈夫的精液化验单 。
弱精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和b级)小于32%的病症(最新诊断标准),弱精症又称精子活力低下症,是精子质量低下最主要的类型,常与其他精液异常症同时出现,据国内文献报道,因精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男性不育约占30% 。
但精子差一点并不等于没有怀孕的可能,我们给出的正常参考值也是人为设定的,并不是达不到合格标准就一定不育或者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来自我国多家人类精子库的研究也发现,那些已经有了后代的男人们,其中半数以上的精液检测不合格,即没有达到目前医学标准给定的正常范围 。显然,这种单纯依靠精液分析结果来一刀切地推断生育能力和后代健康的做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观念必须加以调整 。
临床上,很多男性患者精子活力差一点,妻子照样可以怀孕,只是生育几率比达标者小一点而已 。所以,患者根本不需要太担心,也不需要采取避孕措施,正常备孕就好了 。如果非要等到精液质量完全达标才怀孕,那恐怕要等很长时间,或者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达标 。
只要能受孕 精子就是“优良品种”
很多人还会因为精子质量差一点而担心后代的健康,而事实上,如果妻子能怀孕,不流产,一般来说,孩子的健康就没有问题 。精子的遗传物质在头部,而精子的运动能力决定于精子尾部的摆动,所以精子活力低下与遗传异常没有直接关系,可以不必担心对后代的危害 。畸形精子其授精能力也几乎丧失,没有受孕能力 。况且,活力差及畸形的精子也难以经过“千里跋涉”跑到输卵管壶腹部位让卵子受精 。所以,经过自然竞争实现受孕的精子,基本上都是“优良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