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越爱吃的零食的越不健康?

“为什么自己做西点的材料费用比买的还贵?各位妈妈注意了,不少市面上售卖的蛋糕、酥皮面包、蛋黄派和饼干用了对宝宝健康不利但价格便宜的植物奶油等反式脂肪酸 。”为什么宝宝越爱吃的零食的越不健康?

零食小粉丝们注意了,反式脂肪酸“凶猛”
“为什么自己做西点的材料费用比买的还贵?各位妈妈注意了,不少市面上售卖的蛋糕、酥皮面包、蛋黄派和饼干用了对宝宝健康不利但价格便宜的植物奶油等反式脂肪酸 。”最近,公共营养师青儿妈妈晋升为烘焙新手,她提醒妈妈们,对心血管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很少“自觉”地出现在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上,它拥有众多“化身” 。
“人造黄油、人造奶油、麦淇淋、起酥油、氢化植物油、奶精、植脂末……看到这些名称,你都要小心它的"凶猛" 。” 反式脂肪酸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被英国媒体评为灾难性食物之一 。
十人零食筐小调查,结果个个中招
无孔不入的反式脂肪酸
青儿妈妈告诉采访人员说,自己动手做西点,购买的淡奶油500克就要十几元,而同样的价格可以购买植物奶油3000克以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影响了厂家的选择 。以某品牌饼干为例,采访人员发现,配料表上写着:小麦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花生酱、可可粉、淀粉、转化糖浆、乳清粉、食品添加剂、食用盐、香兰素 。青儿妈妈分析:“显然饼干是以小麦粉为主料、含有糖、油脂、盐,用酵母发酵制成的产品 。为了改善口感以及延长保质期使用食品添加剂 。最需要忧虑的是氢化植物油,其中含有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因此少吃为妙 。”
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曾联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对市面上的21种点心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超过30%的派类点心,反式脂肪酸含量都在2%以上 。采访人员在杭州一大型超市食品区逛了一圈,随机小调查了十人的购物篮,被调查者从20岁出头的大学生,到60岁的退休大妈,大家购买的零食包括薯片、土豆泥、蛋黄夹心派、奶茶、速溶咖啡、饼干等,采访人员仔细查看了配料表,发现其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各种“替身” 。而几乎所有被调查的消费者对此都一无所知 。一位被调查者告诉采访人员,虽然知道反式脂肪酸不好,但配料表里写着“起酥油”,模糊不清 。
为什么好吃的东西常常不健康
可口的奶油类食品要少吃
食品为何要添加反式脂肪酸?青儿妈妈解释,与一般的油脂相比,反式脂肪酸具有不易变质、存放更久、耐高温等优点 。另外,反式脂肪酸还可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 。“它可以让面包、蛋糕等食物变得松软,口感独特 。这也造成了为什么好吃的东西常常不健康的原因 。它还经常出现在小朋友儿童喜爱的快餐如炸薯条、炸鸡块等以及各种沙拉酱中 。与氢化植物油类似的还有起酥油、植物奶油、植脂末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接近 。”
青儿妈妈说,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已立法限制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酸每日每人摄入量不要超过总能量的1%,即大约每天不超过2克 。我国卫生部去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明确规定,原料“不应使用氢化油脂”,且终端产品中“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应小于总脂肪酸的3%” 。
“不过反式脂肪酸也没那么可怕,健康饮食方法可以限量 。”青儿妈妈建议:少吃各种加工食品,少吃各种油炸油煎的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烹饪时减少对植物油过度加热、反复煎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