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的你,学会了如何爱孩子吗?

“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关于父母爱孩子的谚语一翻一大堆,但是豆瓣网上“父母皆祸害”小组对于父母的抱怨,颠覆了我们对亲子关系的认识,甚至也超越了往常人们所认为的代沟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不少看上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的苦恼和心理伤痛,恰恰来自父母 。
不少心理学家看到本刊上期关于“父母皆祸害”的报道,又特地爬上网仔细阅读各种记录,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反思——如何给孩子理性的爱 。
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会觉得他完美无缺,有成为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可能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渐地,是孩子变了还是我们变了——你会觉得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这时你还能想起,你曾经对他是如此欣赏吗?
“不管做什么事,爸爸妈妈总是这么挑剔,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别人永远比我好 。我是在他们的批评声中长大,还口口声声说是为我好 。以前我被他们批评很难过,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 。”许多儿女这样抱怨 。
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援助项目特聘专家高岚:我们长期以来都是用自己的经验在养育孩子,这种方式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有20年的错位 。其实为人父母的都知道,面对孩子时,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经验落后 。
父母总是对孩子有着诸多的要求,但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却自知太少 。也许这是社会高速发展,要我们付出的代价 。因为全社会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所以,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成功,而不能失败 。这让父母承担了很多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又是老师,又是法官,又是教育的监督者,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能给孩子无比的滋养 。
生命本身是有梦想的,父母超越自己角色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梦想 。

我常常听学生说,“如果我妈妈是什么样的就好了” 。他们所希望的妈妈,从心理学上说,就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大母神”——母亲给孩子的应该是无限的精神滋养 。但是现在的妈妈都要当“超级妈妈”,她们当然爱孩子,但是她们的爱超越了母爱的特质,那对孩子来说很可怕 。
父母应该本身有强大的心理机制,这样才不会在面对外界的变动时出现质疑,比如你对孩子秉持着怎样的教育理念,那么你自己必须足够坚持,才不会在面对老师、面对身边人的质疑时,把心理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永亭:我不认为,一个孩子在毫无引导的情况下,能够自发地选择对于自己的发展有利的、好的方向,并且很好地发展自己 。但不是父母觉得好的就可以强加给孩子,应该由孩子来告诉父母“我需要什么” 。同样是出于爱,前者给了孩子束缚,他能感受到的就是控制,后者给了孩子尊重,他会自由地成长 。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而不是平时天天扔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周末才带回家去履行父母的职责 。因为只有每天都在一起,父母对孩子的爱,才能使他们看清楚并了解到孩子的需求 。
孩子真的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永远像他刚刚出生时那么欣赏他,信任他,尊重他,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愉悦,他会自然地成长 。而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抱怨,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你所抱怨的类型 。
当孩子逐渐成长,开始尝试着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的时候,当你觉得他的举动是不被允许,大声对他说“不”,并且呵斥他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了你的方便还是为了他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