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溢价490%“卖海”将赚7100万 内部人士问为何“贱卖”优质资产?

_原题为:獐子岛溢价490%“卖海”将赚7100万 内部人士问为何“贱卖”优质资产?
摘要 【獐子岛溢价490%“卖海”将赚7100万 内部人士问为何“贱卖”优质资产?】近年饱受争议的獐子岛(002069 , SZ)依旧在变卖资产、“瘦身”自救 。这一次 , 靠海吃饭的獐子岛决定变卖位于广鹿岛的4宗海域使用租赁权 , 以及价值不菲的海底存货 。这笔1.005亿元的交易预计将为獐子岛增加净利约7100万元 。

獐子岛溢价490%“卖海”将赚7100万 内部人士问为何“贱卖”优质资产?

文章插图
近年饱受争议的獐子岛(002069 , SZ)依旧在变卖资产、“瘦身”自救 。这一次 , 靠海吃饭的獐子岛决定变卖位于广鹿岛的4宗海域使用租赁权 , 以及价值不菲的海底存货 。这笔1.005亿元的交易预计将为獐子岛增加净利约7100万元 。
此举不仅引发监管层两次发函关注 , 公司内部也不断传出质疑之声 。除了董事罗伟新公开反对 , 一位接近獐子岛决策层的内部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在其看来 , 这次交易的海域和存货在公司内部尚属优质资产 , 獐子岛卖资产并非卖得贵了 , 而是“贱卖” 。“公司要瘦身 , 为什么不卖不挣钱的地方 , 却挑着挣钱的去甩卖?”提起此事 , 其难掩气愤 。
【獐子岛溢价490%“卖海”将赚7100万 内部人士问为何“贱卖”优质资产?】对于交易引发的争议 , 采访人员也多次致电獐子岛董秘办 , 但始终无人接听 。
首付款已到账 , 但交易方公司尚未实缴注册资本
在连续三次大规模扇贝灾害之后 , 素有“黄海明珠”之称的獐子岛不得不开启“卖海瘦身”的计划 , 除了广鹿岛的4宗海域、累计1175公顷的海域承租权 , 獐子岛亦拟转让其中数10万公斤的底播海参存货 。
根据公司1月3日晚披露的信息 , 本次资产转让价款合计为1.005亿元 , 价格系以评估值为参考并经过交易双方的谈判协商 。而交易目的则是为了獐子岛加快推行“瘦身”计划 , 降低资产负债率 , 进一步控制养殖风险 。
这份简短的转让海域公告不仅引发交易所关注 , 公司内部对于本次交易的质疑声也与日俱增 。
争议之一在于本次獐子岛“卖海”交易对手的身份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这笔交易对价上亿元的大生意中 , 獐子岛对买方的选择显得大胆且仓促 。
按照獐子岛公告和其对交易所的回复 , 本次交易的4家买方公司均成立于2019年12月23日之后 , 创建时间不足半月 , 与公司董监高不存在关联关系 。虽然交易首付款已到位 , 但截至2020年1月9日 , 上述公司尚未实缴注册资本 , 且交易首付款系各公司实控人及关联人等垫付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本次交易为买方公司垫付首付款的自然人高达12位之多 , 其中除了买方公司的实控人 , 亦有其“朋友”和未表明关联关系的多位自然人 。
投下反对票提出公开质疑的獐子岛董事罗伟新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獐子岛在这个时间点卖资产 , 买方又是一系列刚“突击”成立的公司 , 外界的质疑和他本人的疑虑也是一致的 , 即这个交易很像是“精心设计”的 。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 , 转让标的评估价值是否合理 。公告显示 , 4宗海域使用的租赁权暨海底存货评估值合计1.04亿元 , 较账面价值增值490.85% 。其中 , 产品预计销售收入减账面价值及预计捕捞、运输费后的毛利率约为77% , 远高于近3年广鹿分公司底播海参毛利的水平 。此外 , 本次评估海参平均单价为268.69元/公斤 , 远高于广鹿分公司最近3个年度173.10元/公斤的平均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