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开奶方法:新妈开奶三大妙招

新妈妈小雨生完宝宝后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 完全感受不到初为人母的喜悦之情 。豆豆妈一问才知道 , 原来她是被产后哺乳难倒了 。不知道为什么 , 她的乳汁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 , 总是出不来 。看着饿得直哭的宝宝 , 她既心痛又无奈 。
其实 , 很多新妈妈都有跟小雨一样的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她们没有使用正确的开奶方法 。下面 , 一起看看豆豆妈传授的妙招吧 。
使用正确姿势
1、坐位最合适
哺乳前乳母可先为婴儿更换干净的尿布 , 让婴儿舒适地开始吸吮 。然后洗清双手、用温水擦洗一下乳头 , 将婴儿抱于怀中 , 让婴儿的头部枕在母亲的臂弯上 , 取坐位哺乳最为适宜 , 婴儿的头部可稍高 , 因为这样母子都不费力 , 还可防止婴儿吐奶 。母亲在哺喂时 , 婴儿头部一侧的脚可用一只小凳子稍架高 , 这样托着婴儿头的臂弯可以枕在架高的一侧腿部 , 可以更轻松地哺乳 。
2、让宝宝嘴唇接触乳晕
哺乳时母亲要将奶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 婴儿下嘴唇略外翻 , 使乳晕下方能尽可能全部进入婴儿口中 , 使婴儿舌头能从下至上裹住母亲乳头和乳晕 。这样随着婴儿吸吮时舌头由前向后呈波浪性运动 , 嘴唇或松或紧有节奏的运动 , 可以很好地刺激母亲乳晕部位的神经敏感区 , 这是促使泌乳的最好信号 。
乳房才会像得到信号似地极其敏感地开始“开闸放水” , 只含乳头乳汁就是出不来 , 母亲婴儿干着急也没用 。婴儿只吸吮母亲乳头为什么吸不出奶来就是这个道理 。
3、防止溢乳
婴儿吸奶时 , 往往会将空气随乳汁一块吸入腹中 , 吃饱后如因换尿布或动作或翻身 , 致使腹中气体上升外溢 , 易造成溢奶甚至吐奶、喷奶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 换尿布最好在哺乳前进行;喂完乳后 , 母亲可先将婴儿头部向上贴着母亲胸部竖起抱一会儿 , 并用手轻轻拍拍婴儿的背部 , 这样可使婴儿腹内的空气溢出而不带出刚吸入的乳液 。
4、晚间哺乳姿势
晚上哺乳一般母亲是躺在床上哺喂 , 可让婴儿稍稍侧躺 , 母亲自己也对着婴儿侧躺进行哺喂 。晚间最好不要让婴儿仰躺 , 而母亲用胳膊支撑着自己俯身给婴儿哺喂 。这种姿势母亲如睡意 , 支撑不住入睡 , 会压着婴儿造成窒息;也不要让婴儿口含乳头(或橡皮乳头)入睡 , 因为不仅不卫生 , 也易不慎引起婴儿窒息或呕吐 。

    把握哺乳时机
    1、按需哺乳、想吃就吃
    新生儿不要定时 , 随时随地都可以喂 。当孩子饥饿性啼哭时 , 即予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小时 , 可唤醒哺乳 。产妇乳汁越吃越多 , 孩子吃饱后 , 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 自然会形成规律 。按需哺乳 , 不计次数 , 这种经常性的吮吸可刺激母体内催乳素的分泌 , 使乳汁分泌得快些、多些 。另外 , 按需哺乳还可预防母亲奶胀 , 并使孩子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定时哺乳的孩子 。
    2、2个月以后就要定时定量
    定时具体这样做:
    若上一顿吃母乳就间隔3小时 , 奶粉4小时 , 
    混合喂养的3.5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