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插花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插花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比较,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探索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插花教案吧 。
活动意图
科学活动“插花” 。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 。“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 。
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 。
2.探索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 。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意识,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活动准备
每组矿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块、小石头、橡皮泥、各种盘子、盖子、硬板等若干 。
活动过程
一、抛出任务“插花”,发现花瓶易倒,引起探索兴趣
1.师:老师做了很多花,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矿泉水瓶) 。
2.教师请一幼儿将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问:花插在花瓶里,出现什么情况?(花瓶很容易倒)
二、初步探索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较中了解不易倒的原因
1.师:今天带来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 。我们要想办法使花瓶不易倒 。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等会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个花瓶里,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使“花瓶”不易倒 。如果你成功了就请你贴上自己的号码,将花瓶放在花坛上(地面有条线) 。
2.幼儿自由探索 。教师观察 。
3.幼儿操作后交流 。
师:风来了,要看看谁的花瓶比较稳固 。(用纸对每个花瓶扇一扇)
预设:
幼儿行为一:同样装了石头,一个倒了,而另一个不倒 。
教师的对策:拿出来比较 。
师:刚才用了同样的风力,为什么都装了石头的花瓶,一个倒了一个没倒呢?
幼:因为这个瓶子石头装得比较少……
师小结:对,石头装多了就比较重 。能使花瓶更稳固 。
幼儿行为二:用光碟,一个放上面,一个放下面 。
教师的对策:
师:这两个都是用了“光碟” 。这个为什么倒了,而这个不倒呢?
幼:
一个放在上面,一个放在下面 。
【大班科学活动插花教案反思】师小结:对,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 。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盘变大了 。
三、探索多种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
1.师:桌上还有很多材料,这回要请你想出跟刚才不一样的方法去试一试,你可以使多个花瓶站稳,比比谁想的办法最有创意 。在花瓶上也贴上自己的号码 。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孩子可以想出两个以上办法)
3.交流讨论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都用了哪些办法 。
预设:
幼儿行为一:会用多种材料,探索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 。如:增加重量、使底盘变大、将花站直 。
教师对策:考虑进入下一环节“探索不借助材料,使花瓶不倒”,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