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陌生人不敢诱拐

有一天,正在吃中午饭,听到窗户外面有人叫喊着,似乎需要帮助 。于是,跑过窗户那里看了一下,看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站在小区围墙外,高喊,大概意思是,我是本地人,我的孙子得了什么病,得赶回某个郊区去,现在没有钱了,需要27块钱 。对陌生人的恐惧,是“本能”吗
当了妈妈之后,对这种孩子事情会特别敏感 。比如,今天早晨,我看到一位妈妈将一个和小鹿差不多的孩子放在了一个足有将近两米的长台上,而且台子仅有不到两尺 。孩子的妈妈去附近买早点了,可能是怕孩子乱跑 。我当时在路对面,特别担心孩子会掉下来,就多看了几眼,看到孩子妈妈也在注意,也就放心了 。
话说回来,一是我出于妈妈的柔软的内心,二是因为自己刚刚住进新房里了,对于围墙外的人,有了一点怜悯之心,更准确地说,是有一种不久之前刚获得的优越感 。这两种因素加在一起,让我不顾龙的劝阻,跑下楼,给人家送了30块钱,而不是人家要的27块钱 。等把钱给了他之后,我就立马发现自己上当了 。因为这个人,并没有说怎么还多给了他3块钱,而是说以后会还的,然后直接拿钱走人了 。

什么样的孩子,陌生人不敢诱拐

文章插图
另外一件事情,老爸这些天来北京了 。虽说老妈在这边帮我们带孩子的这些天,老爸天天和我们视频,每天一个小时 。毕竟孩子没有和他在一起,所以,老爸在带着小鹿玩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小鹿,感慨良多 。
第一个感慨是“这孩子真疯,真有精力 。
”第二个感慨是,“我发现这孩子还挺胆大的 。”
我“质问”老爸说,你以前不是还说孩子胆小吗,为什么这次说胆大呢 。老爸说:“带小鹿出去,发现他根本不怕陌生人,还总想和陌生人玩闹 。”是呀 。小鹿听到有人敲门,会哒哒哒地跑过去,主动喊“快递叔叔 。”在小区里,也会主动叫人 。
可以看出,对陌生人的恐惧,这种“本能”当然不是天生使然,而是出自我们日积月累形成的生活常识 。经过上次的被骗事件之后,我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很蠢,并暗下决心,以后不要再轻易相信陌生人了 。
对陌生人的恐惧
小鹿姥姥常会说,要是有人给小鹿一些好吃的,他就会跟着人家走了 。即使在小区里,家长们也不会忘记给孩子带点零食 。当孩子们一起玩耍累了的时候,就会有家长,拿出零食,给小朋友们一人分上一点 。小鹿非常喜欢吃 。于是就有了姥姥上面的话 。
有一次,和龙一起去他的同学家 。他同学有一个小女孩,一岁多 。当时我还怀着孕,对小孩子那个喜欢呀 。于是极尽所能地逗人家孩子开心 。孩子也没辜负我的一片好心,非常喜欢我,都不要她妈妈了 。于是孩子的爸爸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看来,还是女人容易把孩子拐走 。”
从孩子懂事开始,我们就开始给孩子灌输着“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跟着陌生人走” 。从童话故事中的大灰狼,到屡见报端的绑架、拐卖案,一旦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相信为人父母都会有些紧张 。
电视新闻正在公众思想中演出一个犯罪的脚本——在我们的脑海中速写着一幅幅扭曲的图像 。而且,现在已经不是图像了,媒体已将案发现场的惨烈状况,自动播放给我们看了,我们都用不着点开 。
曾在一个门户网站上,看到一个动态图,有一个陌生人,在妈妈带着孩子骑着电动车的过程中,将孩子直接从电动车上抱下来 。
我们不厌其烦地向孩子灌输着,陌生人不可信 。而事实上,失踪儿童的报告显示,大部分的绑架犯罪是由家庭成员实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