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父母要如何去教育比较“暴力”的宝宝

久久健康网导读:准父母要如何去教育比较“暴力”的宝宝 “千里之堤 , 溃于蚁穴” , 为防患于未然 , 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 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

松松和妈妈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 , 刚开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 不知道怎么回事 , 松松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 , 抢了真真手里的玩具 , 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了 。而真真一个人坐在地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
很明显 , 松松为了得到真真手里的玩具采取了“暴力”手段 , 对同伴实施了攻击行为 。而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 父母应该既保持理智平静的态度 , 又千万不能纵容和忽视 。攻击性是幼儿的一种天性 , 在环境的刺激下孩子有时难免产生攻击性行为 , 它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 应该平静地看待它 。但是攻击性又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 , 国外有心理学家曾进行一项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 , 结果发现 , 70%的包里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 , 48%的暴力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 , 儿童期的攻击行为水平越高 , 今后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儿童攻击行为也是以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
“千里之堤 , 溃于蚁穴” , 为防患于未然 , 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 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攻击行为错的原因 。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如打骂他人等 , 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打骂、责备、惩罚来处理 , 要和孩子及时沟通 ,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 , 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担忧 , 尽量不打断孩子说话 , 这样孩子才感受到被尊重 。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 , 父母再说明攻击行为不对的原因 , 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 , 移情能力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 , 即移情能力越高 , 攻击性越低 。一般情况下移情能力高的人由于能较好理解他人的意图 , 因而曲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可能性就小 , 也就不容易被激怒而出现攻击行为 。
还要教给孩子一些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 , 这样也可以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比如 , 当看到孩子有消极情绪时可以及时地和孩子聊聊 , 和他一起做些有趣的游戏 。相反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不但有害其身心健康 , 而且过分压抑的结果有时会以更猛烈的攻击行为发泄出来 。
当然父母还可以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进行奖励 , 对严重的攻击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 , 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具体原因 。一般情况下口头表扬就可以了 , 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予儿童所喜欢的物质上的奖励 。而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比较严重时 , 必要时可以给予惩罚 , 比如暂时不允许孩子玩玩具 , 不让他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 , 以期改变他的攻击行为 。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此外要让孩子远离一些暴力和不良行为的诱因 ,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因为观察学习、潜移默化、相互模仿是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 。而暴力游戏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 。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提供攻击榜样 , 而且还为儿童提供演练攻击行为的场所 。父母应该对儿童所看电视节目、玩的游戏加以甄别和控制 , 避免儿童遭受暴力、凶杀和色情画面的毒害 , 从而净化孩子成长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