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护理宝宝的头部啊?

1、头发稀疏不少宝宝的头发生长缓慢,几乎不长头发;有些宝宝头发稀疏,又少又软 。还有的宝宝后脑勺骨头突凸出的地方甚至掉了一圈头发 。宝宝这样子是不是哪里有问题?是不是缺乏什么营养呢?看到宝宝这个样子,一连串的问题开始使新手爸妈们产生了困扰 。其实,爸爸妈妈们不必过度担心,这些现象大多数时候是正常的 。宝宝发量的多少,跟出生时胎毛的脱落程度有关 。如果脱毛脱落较少,出生时宝宝的头发就会显得比较多,看起来生长缓慢 。刚出生的宝宝正处于胎毛更换期,头发生长得缓慢也是正常的,后脑勺与枕头摩擦较多的缘故 。
小贴士:专家教你带宝宝
宝宝缺钙也会引起脱发 。所以,如果宝宝不只是因为睡觉发生后脑勺脱发的话,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
2、头发黄、开叉
宝宝头发的颜色和很多因素有关 。没掉完的胎毛看起来比较黄一些 。如果抚摸头发发黄,也会影响到宝宝 。此外,电吹风也会造成宝宝的头发发黄、分叉 。宝宝发质脆弱,经受不起电吹风的猛烈刺激;经常用电吹风为宝宝吹头发的话,极易使宝宝的头发变得发黄、干枯、分叉 。所以,宝宝洗头后,妈妈最好用柔软、干燥的毛巾为宝宝擦干头发,不要用电吹风吹干 。
小贴士:专家教你带宝宝
如果宝宝贫血,头发也会发黄、干枯、缺少光泽 。贫血的宝宝多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
3、少白头
少白头是宝宝很容易患的头发疾病,一般有两大类型,一是先天性少白头,即遗传性少白头,而是后天性少白头,即有某些生理性疾病引起 。宝宝的少白头大多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
4、头顶上长肿包
有的宝宝出生后不久会在头顶偏左或偏右长个肿包,触摸时软软的,按压时不会使宝宝哭闹,似乎没有疼痛感,但却不会消失,慢慢地还会变硬,最后形成一个“角”状凸起,使不少新爸爸,新妈妈记得不得了 。这其实只是头皮血肿,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头部受到过度挤压与骨盆摩擦,或助产等小手术导致的头颅骨膜前一,引起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几句在骨膜下形成的 。当肿块内的血液达到一定的数量,压迫血管自然止血后,血肿便不再继续增大 。随后血肿便一边被吸收,一边钙化,大约经过2~3个月后(有的宝宝的血肿可能持续时间长一些,甚至长达几个月),肿块变小,变硬,最后变成一个像“角”一样的凸起 。一旦到了这时候,血肿就基本上痊愈了 。爸爸妈妈们大可不必为此过分担心 。
小贴士:专家教你带宝宝
有的妈妈听了别人的建议后,会用注射器为宝宝抽取血肿,这其实是不可取的 。因为血肿被抽取后,腔内压力降低,会导致继续出血 。如果消毒不严,细菌进入血肿内,会引发细菌感染、伤口化肿等严重后果 。一般情况下1~2个月血肿会自然消除 。
5、囟门
宝宝的头顶上,有一块柔软的没有骨头覆盖,看上去还一跳一跳的地方,这就是囟门,在出生时有两个:一个称前囟门,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另一个是后囟门,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 。
     6,头型不正
扁长头:新出生的宝宝头部呈扁长状,许多父母为此十分担心,其实没有必要 。宝宝的扁长头是由于出生过程中的挤压造成的,一般一两周就正常了 。
头部偏斜:宝宝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人会发现宝宝躺着时脸总是朝向一个方向 。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朝哪侧睡得多哪侧的头就比较扁,妈妈总会因此受到批评:总让孩子向一侧躺,头都压平了吧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是宝宝的头部生长最快的时期,而头骨在这时候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是左右对称的,不完全是因为外力压迫,内部力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爸爸妈妈们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要太过担心,基本上每一个宝宝都会出现头部偏斜的情况,一般在周岁过后这种偏斜就会变得不明显,不必担心会有个“蜡笔小新”样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