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唐代瓷器五大名窑的特点




一文读懂 唐代瓷器五大名窑的特点

文章插图


瓷器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从泥土中创造了品类众多的精良瓷器,其中话题讨论度最高的当属——宋代“五大名窑” 。
那么,什么是“五大名窑”?为什么是这五个?
“五大名窑”,分别叫汝、官、哥、钧、定 。
不好记?教你一个口诀:“冠军订乳鸽”,这样是不是好记多了?
五大名窑的说法初见于明朝时期的古籍——《宣德鼎彝谱》,它曾记载:内府所藏名贵瓷器,以柴、汝、官、哥、钧、定六个窑口并称 。
民国时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也延续了这个说法:“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 。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
“柴”,当然就是柴窑了 。据说,它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最先命人烧造的一种瓷器 。
目前为止,没找到过柴窑窑址,也不知它在宋代是否还生产,更没可靠的器物流传 。
因太过神秘高冷,所以被后人从宋代名窑中除名 。
最后,剩下汝、官、哥、钧、定五个窑口,就成了我们熟悉的“五大名窑” 。
官窑:为皇权而存在

一文读懂 唐代瓷器五大名窑的特点

文章插图


官窑青釉方花盆 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文读懂 唐代瓷器五大名窑的特点

文章插图


南宋官窑青瓷弦纹贯耳壶
先来说官窑 。
官窑,分广义、狭义两种说法 。
广义地说,它就是为皇家烧造瓷器的窑口;狭义的“官窑”,专指宋代兴建的那个官窑 。
我们知道,宋代是中国制瓷业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甚至可以把它叫做“黄金时代” 。
这个时期,大规模的瓷窑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比如北宋时期光北方就有定窑、磁州窑、当阳峪窑、汝州窑、登封窑、宝丰窑、禹州窑、耀州窑、介休窑等等 。
宋代窑厂虽多,但彼此并不是封闭 。
它们也在相互借鉴、学习、模仿,而有些窑的主流品种非常一致,慢慢的它们就形成了窑系,遍布全国 。
宋代宫廷从这些窑系、窑厂中选取、接纳贡品,大家熟悉的越窑、建窑等都曾进贡过皇室 。
比如,宋徽宗曾有一本《大观茶论》,曾评说哪个茶碗好?
他说,建窑最好,“玉毫条达者为上”,兔毫盏丝毛越长越好 。
不过,别看他嘴上说好,转眼,就觉得进贡的瓷器不够看了 。
尤其,每当徽宗艺术热情喷涌而出时,这些需求更跟不上了 。
于是,在他的批准下,宫廷成立了官窑 。

一文读懂 唐代瓷器五大名窑的特点

文章插图


官窑专为皇室供应就决定了它的一个很强特性——排他性 。
什么意思?
其它各大窑系或窑厂彼此可以相互模仿、学习,但官窑不可以 。
皇权至上的古代社会,皇室御用的官窑残次品一般来说都要被处理掉,而这一特征直到明清时期都是如此 。
公元1127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宗”被掳,中原故土尽失 。
康王赵构南渡至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 。
金朝占领北方大片疆土后对民间制瓷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毁灭性,北方窑厂很快恢复生产,一些制瓷技术在金代得到了继续发展 。
而汴京(开封)官窑随着朝廷迁到了修内司、郊坛下(杭州)附近 。
后来,人们习惯上也把迁都之前的北宋官窑叫做“旧官”,迁都之后的南宋官窑叫做“新官” 。
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绝大部分官窑是南宋“新官”,北宋的“旧官”遗址还尚没有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