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
在收藏界存在这样一个共识: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 。而只有精品佳藏才能成为大家竞相追捧的对象,升值潜力也最不可限量 。因此专家认为,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一般可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艺术性高,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
第二,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
第三,保存状况好,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
第四,纹饰的清晰度是关键,铜镜收藏中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 。

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

文章插图
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1.所谓“鉴”就是水盆,用一个陶土做的盆子装满水以后,等这个水面平静下来以后,就可以照出自己的倒影,所以咱们有个成语叫作“光可鉴人” 。那么什么时候,才出现镜子这种东西呢?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在西汉以前,铜镜也一直被称作为“鉴” 。“镜”这个字的写法,最早是出现在西汉的古籍当中,此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当中,镜和鉴都是可以互通的 。
2.铜镜制作包括合金熔炼、镜范铸造、镜面处理等流程 。从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到西周晚期,铜镜的铜、锡、铅含量多不稳定,且含锡量呈升高趋势;从战国至唐五代,铜镜基本上是含铅的高锡青铜;宋至明清时期,铜镜含锡量明显降低,含铅、锌和铜的比例明显升高 。铜镜使用背范和面范扣合进行浇铸,其中泥质范通常只能使用一次,陶范和石范可多次使用,铸造完成后再对镜面进行加工 。为追求形制的新奇,工匠们在不同时期创造出使用特殊技术和材料的透雕镜、彩绘镜、螺钿镜、平脱镜等特种工艺镜,提高了铜镜的观赏价值和受欢迎程度 。
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

文章插图
【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3.铜镜做工精良,纹饰优美,内容丰富,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划)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 。一面面小小的汉镜不仅反映汉代的冶炼技术、铸造工艺,也反映当时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繁荣的文化艺术,展示出大汉帝国蓬勃发展的盛世雄风,对后代铜镜文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4.在中国古代,铜镜的大小也千差万别,但大体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小型铜镜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它们均小巧轻薄,用绹绳系于腰间,随身携带 。中型铜镜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正如尊慧征集到的此青铜古镜,它厚重精美,使用时或悬挂在墙壁上,或置于镜台上,用毕还有考究的镜奁存放 。需知铜镜不但要时时擦抹干净,而且还得常常去磨光,才能够保持光亮如新,照出影像来,所以古人对待铜镜,一般是珍而重之的 。
古铜镜知识与精品欣赏 古铜镜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

文章插图
5.铜镜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普遍存在的日用器物,数量多、题材繁杂、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统一、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等特点使对于铜镜的整体研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选择断代研究是解决各历史时期题材和风格等方面不一致的一个主要方法,在具体研究中以官方制造或贵族制造的工艺较为精美、风格较为统一的铜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当下铜镜研究的现实 。这样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即铜镜的研究应该关注汉代铜镜和唐代铜镜,铜镜研究应该关注现在藏在博物馆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多是王侯墓中出土的,能够代表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历史的真实总是在后人的解读中一次次变换面孔 。铜镜的历史既然是多样的,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为其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准 。或许博物馆的藏品是能代表某个时期最高的工艺水平,但是民间藏品中也不乏精品,特别是就艺术价值而言民间藏品中的精品甚至是高过博物馆中的藏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