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漳窑人物瓷塑 明清白釉瓷器的特征

漳窑,窑址位于福建漳州华安县高安乡下东溪头,因长期掩埋在人迹罕至的深山,知音世所稀,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一直鲜为人知 。翻阅有关文献,惟清光绪十二年郭伯苍《闽产录异》卷一中有关漳窑的叙述最为详细,其载道:“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旧漳琢器虽不及德化,然犹可玩,惟退火处略黝,越数年,黝处又受洁净,近制者釉水胎体俱松 。”从已有史料和大量传世实物来看,漳窑瓷器的始烧年代应在明中叶;兴盛于嘉靖、万历年间;明末清初有所衰落;清康熙至乾隆为其复苏时期;同治年间几近绝烧;清末民初尚有少量烟火 。前后生产持续时间长达四百余年 。
漳州,地处福建省最南端,背山面海,与泉州(德化窑所在地)、厦门并称“闽南金三角”,同时毗邻广东汕头、潮州 。由于“漳”、“德”两窑同期产品地缘相近,且近乎同式、同釉、同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师承关系,使得不少漳窑传世品被误定为“德化窑”,甚或“潮州窑”、“土定窑” 。从传世品和窑址调查中可知,漳窑烧制白釉米色器为大宗,亦兼烧青花、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绿釉瓷和五彩瓷等 。本文仅就明清时期漳窑白釉米色人物瓷塑略述管见,并试论其与德化窑白釉人物瓷塑间的同异 。

浅谈福建漳窑人物瓷塑 明清白釉瓷器的特征

文章插图
明代 漳窑白釉米色如来佛立像
釉色是漳窑有别于其他窑口产品的显著特征 。史料所载“白釉米色器”,即釉面白中泛黄,通常又称“米黄釉” 。除标准的色调外,其釉色层次还有多种变化,有的微闪青,有的偏至淡褐、黄褐、或灰褐 。由于釉中所含的天然矿物质及其他成分如石英、石灰等导致的反应,有的釉面呈色上下、前后有差别,有的洁净,有的略黝;同时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其釉面普遍开冰裂纹 。开片有大有小,多数细碎;有的疏朗,有的浅密均匀如鱼子纹,最小的开片纹如芝麻点 。纹路纵横交错,装饰妙趣天成,焕发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魅力 。从对大量传世品的研究来看,早期大部分胎体较为厚重,胎质比较细密,不够洁白,多呈灰白色或淡黄色 。后期胎体逐渐由厚向薄发展,胎质粗松,因瓷土淘洗比早期细致,胎呈色逐渐变浅、变白 。
浅谈福建漳窑人物瓷塑 明清白釉瓷器的特征

文章插图
清代 漳窑米黄釉披巾观音立像
人物雕塑是漳窑白釉米色器中水平和成就较高的陈设品,目前发现的作品有释迦、罗汉、财神、关公、观音、麻姑、侍女、弥勒等人物造像,其中上海市博物馆所藏的明朝成化漳窑佛像,是目前已知漳窑白釉米色瓷塑传世品中年代最早的藏品 。这些作品制作精美,或坐或卧,或倚或立,形态迥异而姿态万千 。人物造型比例得当协调、形神兼备,神情意态刻画淋漓尽致,或肃穆庄重,或清丽秀雅,或和蔼可亲,或诙谐幽默,造型浑朴古拙而极富表现力,完美诠释了漳窑道释人物“即俗即真,即凡即圣,即色即空”的超脱境界和深刻的思想意蕴 。
漳窑白釉米色人物雕塑的主要成型工艺为捏制和模制,先用瓷土做出人物躯体,或实心或挖空内腹,待身躯初具模型后,再用捏、粘、雕、镂、堆、贴等技法,逐步完成人物头部以及手、脚、衣饰、底座等局部制作,最后做修整与擦水处理 。大部分瓷雕腹体中空、无釉,要么不封底,可见捏塑痕迹;要么封底,底部露胎或上釉,中心多见留一圆孔,或素面,或于孔周刻划铭文 。为便于运输,有的塑像手部采用套接方法,传世中较易折损或脱落 。大型塑像留有胎土未干时印下的席织痕,这是当年制作时留下的印迹,也成为我们如今鉴辨真伪的证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