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倒流壶真品图片

倒流瓶,也称倒流壶、倒灌壶、倒装壶,因壶底有一通心管又称内管壶,是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 。据有关资料记载,“倒流”壶在宋代时出名 。到了元代,其工艺发展十分纯熟 。

北宋倒流壶真品图片

文章插图

北宋倒流壶真品图片

文章插图
【北宋倒流壶真品图片】
北宋倒流壶真品图片

文章插图
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 。倒流壶在制作过程中也是要“倒”着做,先用陶泥拉出壶形,再将准备好的导管放进壶胎内部,然后再将成型壶口封上,进炉烧制 。由于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
倒流壶没有可掀开的盖,因此比起现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壶,密封的更严实,灰尘不能落入壶内,也更卫生 。
明清时期,倒流壶一直都有制作,保留下来的实物尤以清代为多,质地有彩瓷、紫砂以及锡壶等,较前代有较大发展 。清代倒装壶很少再有早期带提梁的样式,而是将提梁改为执柄 。
这件倒流壶形状是一个漂亮的苹果,上面还有一个叶茎形的把儿 。它的奇特之处是把手处看似有盖实则无盖,灌水时要把器物倒过来从底部注入,而倒水时却是正常的从嘴部倒出,水却不漏不洒 。
倒流壶的构造符合了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即连通器中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种原理称为虹吸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流壶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后来还可以做成具有多个内胆的,从一只壶内倒出不同液体的形式 。
倒流壶给我们了一个启示:倒即正,正是倒,倒的终点为正,正的终点为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