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娟茶特点介绍 紫娟茶介绍

“紫娟”属于普洱茶变种(C.var.assamica),是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特异品种 。“紫娟”茶树为小乔木,树姿开张,具有紫茎、紫叶、紫芽的特征:半木质化茎呈紫红色,木质化的茎呈褐绿色;叶形长椭圆形,色绿,微紫;芽叶紫色,茸毛多 。

紫娟茶特点介绍 紫娟茶介绍

文章插图
茶庄免费申请紫娟茶样
紫娟茶相关信息
1985年,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德烘青绿茶,茶菁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 。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菁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鹃” 。紫鹃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属于制作绿茶茶种 。外型与群体原始种(紫芽)类似,然香气口感差异甚大,并不适合做晒青毛茶 。
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生化室研究分析,由紫鹃茶树品种春茶一芽二叶所制蒸青样中茶多酚含量为35.52%,氨基酸3.49%,水浸出物44.585;夏季红碎茶中茶黄素含量为0.91%,茶红素6.99%,茶褐素5.86%,感官鉴定浓强度得分为34.7,鲜爽度得分为37.6 。
“紫娟”茶干茶色泽为紫黑色,茶汤为淡紫色,香气醇正、味浓回甘,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1991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用“紫娟”茶进行动物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茶降压幅度(35.53%)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绿茶(29.04%) 。另经多名高血压患者服用“紫娟”茶,反映药效良好,证明“紫娟”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1999年至2000年,省茶科所科技人员开展了“特种紫茶(紫鹃茶)天然降压活性物质研究”(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结果表明:“紫娟”茶黄酮类、咖啡碱、锌、花青素等物质含量比对照大叶茶高 。研究认为,“紫鹃茶”含量高的黄酮类、锌和超常量的花青素是其呈现降压显著的主要物质 。
特性
“紫鹃”具有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的特点,扦插繁殖及移栽成活率高,适宜在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土壤肥沃(PH值4.5—5.5)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可在海拔800—2000米的云南主产茶区推广种植,至今已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等茶区推广种植了3000亩左右 。2005年,“紫娟”茶树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紫娟,产于平均海拔2600米,终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15℃上下,原始生态保存最好的地方—云南省佤山 。是云南大叶种中稀有而独特的优良品种,为百年以上的乔木树自然变异而成 。因为稀有彰显珍贵 。本品精选紫茶纯料,传统手工艺制作 。饼形饱满大气,条索紧结清秀,干茶色泽乌亮油润;汤色晶莹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饱满,口感清润绵滑,有清心润肺之感,颇具中和之美的特质 。杯香持久,经久耐泡,叶底厚实软柔 。茶博士王美津品饮后发出感叹说“品了紫娟,喝白开水都是甜的” 。
植物学特征特性
紫鹃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 。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着生,叶长11.0~13.0cm,叶宽3.4~3.6cm,柳叶形,叶尖尖,叶色紫色,叶柄呈紫红色,叶片较硬,叶脉平均为9~11对,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 。花冠直径4.10cm×3.44cm,花瓣5~6瓣,色泽白含绿,质地软;花萼5片,直径0.45cm,花梗长0.89cm,花萼和花梗色泽呈浅紫色;花瓣、花萼和花梗都无茸毛;花柱长1.25cm,3裂,裂位多为1/3;子房茸毛多,雌雄蕊等高,雄蕊约240枚,基部连生 。10月上旬为盛花期,结实率低 。茶果呈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色泽微紫,平均厚度0.71mm,果实2~3室,果径1.96cm×1.77cm,种子椭圆形或半球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