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吐奶的宝宝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 , 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 , 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 。这里 , 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 , 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 。
新生儿发生吐奶 , 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 , 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 。首先 ,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 , 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 , 呈不稳定状态 , 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 。也就是说 , 大人吃饭时 , 当食物进入胃部后 , 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 , 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 , 与大人相比 , 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 , 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 , 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 , 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 , 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 , 孩子就要用力吸吮 , 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 , 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 , 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 。所以 , 在选择奶嘴时 , 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
注:如果每次吃奶后孩子都要吐奶的话 , 就需要我们对每次喂奶的数量以及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了 。也就是说 , 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 , 并且每次喂奶后最好能帮助孩子拍嗝 。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 , 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 , 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 , 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 。而在此之前 , 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
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竖着抱起孩子 , 轻轻拍打后背
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 , 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 。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 , 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
支起孩子的下巴 , 让孩子坐起来
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 , 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 。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 , 胃部入口是朝上的 , 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
打不出嗝的时候
吸入胃中的空气 , 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 , 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 , 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 。因此 , 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 , 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
如果孩子吐奶了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 。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 , 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 。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 , 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
吐奶后 , 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 , 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 。吐奶后 , 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 , 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 。另外 , 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