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二 )


两者的膜大部分融合,有助于气体的快速扩散 。而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组成了所谓的气-血屏障 。肺泡:肺泡壁是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有三种细胞: a. 扁平上皮细胞(i型细胞),其基膜紧贴毛细血管 。b. 分泌上皮(ii型细胞),该细胞突向管腔或夹在扁平上皮细胞之间,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
c. 隔细胞:位于肺泡间隔中,当进入肺泡腔内就叫尘细胞 。在尘细胞的细胞质内有大量尘埃颗粒,属于吞噬细胞 。d. 肺泡隔:是相邻肺泡壁之间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的对液体的通透性比肺泡细胞内皮的要高,心力衰竭患者体液会渗出到结缔组织中,造成间质性肺气肿 。
肺泡为多面性囊泡,一面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其余各面与相邻的肺泡彼此相接 。肺泡壁很薄,表面覆有肺泡上皮 。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胚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文章插图
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的各级分支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
大多数心脏位于左侧胸腔,但也有少部分人的心脏是位于右侧胸腔,对于复杂先心病的患儿,此种情况更为多见 。心脏是泵血的器官,它分为四个腔,上方称之为心房,下方称之为心室,所以就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 。心房之间有隔断,心室之间也有隔断,分别叫做房间隔和室间隔,它们将心脏分为互不相同的左右两半 。
对于绝大多数正常的心脏,其构造如上图所示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为中心静脉血管,与右心房连接,左右肺静脉共四根,与左心房相连;肺动脉起自于右心室,主动脉起自于左心室 。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房室瓣,右侧的叫做三尖瓣,左侧为二尖瓣,心室与大动脉之间存在动脉瓣,分别为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
这四个瓣均为单向阀门,保证血液按图中箭头方向流动,而不会发生逆流 。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将含氧少而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经由肺动脉,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即静脉血放出二氧化碳(由肺呼出体外),同时经过吸气自肺泡中摄取氧,于是将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经由各级肺静脉,最后注入左心房 。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 。
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