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谷纹玉璧 国宝级古玉璧图片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玉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真实写照和客观反映 。玉璧作为古代社会重要的玉礼器,是玉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厚重的古代玉器之一 。
在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战国时期的精美玉璧,它外表看着很普通,但当你深入了解到它的历史背景与古玉文化之后,就会发现这件玉璧所蕴含的价值非同寻常 。
那么,这件战国谷纹玉璧,它的用途都有哪些?对此,采访人员走入许昌博物馆,对文物专家进行了采访 。

战国谷纹玉璧 国宝级古玉璧图片

文章插图
陈列在许昌博物馆的战国谷纹玉璧 许昌博物馆供图
玉璧在古时用途广泛
这件精美的战国谷纹玉璧被陈列在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通过玻璃柜观看,它有烧饼大小 。“这件战国谷纹玉璧外表看着很普通,但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是非常丰富的 。”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对采访人员说 。
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遗存中,就有数量较多且制作较为精美的玉璧 。
【战国谷纹玉璧 国宝级古玉璧图片】玉璧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由于其蕴含着厚重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具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 。
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装饰和信物的作用 。玉璧的功能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祭器和礼器,二是佩戴和装饰,三是信物或馈赠品,四是随葬品 。
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大墓中有众多的玉璧出土,常放在死者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嵌在棺椁的表面作装饰用 。
玉璧在战国时期是权力的象征
许昌博物馆的这件战国谷纹玉璧虽然是随葬品,但它的大小、材质、纹饰等细节不仅透露出当时贵族喜好华丽的心理,也反映了人们对玉璧的崇敬及喜爱 。
“古人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所以制作出圆形玉璧来与天沟通,表达对天的敬仰 。”陈文利说,但与现代什么人都可以佩戴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玉璧是神圣权力的象征,唯有权贵才有资格拥有 。
许昌博物馆的这件战国谷纹玉璧采用和田玉制成,直径有10.5厘米 。其形制规整,做工精湛,玉质温润,呈现油脂光泽,局部有褐色沁,中空,周围两面有排列整齐有序的谷粒状微凸式谷纹,形状为倒“e”形,纹饰下面有网状阴刻线条 。经专家确认,这件战国谷纹玉璧为战国中晚期所制 。
“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以南的昆仑山山脉,它以质地纯净、温润而闻名天下 。”陈文利介绍,今天我们见到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由于历史年代久远,均可见程度不一的沁色 。而许昌博物馆的这件战国时期的精美谷纹玉璧,可以称得上是玉璧中的珍品 。
玉璧上的谷纹与农耕文明发展有关
中国素有“古玉之国”的美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为常见且流传最为久远的品类之一 。
“玉璧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但玉璧基本上是素面,直到春秋时期才出现了谷纹璧 。到了汉代,中国玉器的发展进入了巅峰时期,汉代玉璧同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出众 。” 陈文利表示 。
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 。谷纹的出现与农耕文明的发展有关,蕴含着古时人们对万物复苏、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