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用抗生素易缺VK

【擅自用抗生素易缺VK】 擅自用抗生素或致维生素K缺乏
亢安娜特别提醒,临床发现,不少新生儿患上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后,部分年轻父母未遵医嘱自行买药,导致抗生素滥用,从而人为引发孩子维生素K缺乏 。
“如果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药,都可能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机制障碍 。”专家表示,“婴儿无小病”,因而针对其用药必须非常慎重,孩子一旦有任何异常都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
补充维生素K
孕妇多吃蔬菜西红柿
亢安娜介绍,从临床统计的情况来看,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直接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正常补充维生素K导致 。
目前,国际上使用维生素K对新生儿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总趋势是:由肌注改口服,由1次变多次,由婴儿服用扩展为母亲服用 。亢安娜建议,孕妇应从32至36周起,服用适量的维生素K,直至分娩 。临产的孕妇在分娩前1~4小时肌注或静滴维生素K,新生儿也要补充维生素K 。
专家指出,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腹泻的婴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一定要实施常规维生素K的补充;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儿出血,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该立即肌注维生素K,以防进一步导致颅内出血;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 。
此外,对接受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完全胃肠道外营养患儿,亦应给予维生素K补充 。
除了口服和肌注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K,还可以通过孕妇均衡饮食来调节,如多进食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像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等 。
名词解释:维生素K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 。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 苜蓿和菠菜 )中含量丰富 。
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 。
顾名思义,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见于新生儿出生前三个月内,为婴儿期较常见的疾病 。如果孩子患病,可能会流血不止或腹泻、抽搐、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
解放军458医院小儿科亢安娜主任表示,单纯母乳喂养尤其是初乳喂养的孩子更易患此病,而新生儿滥用抗生素也是人为导致此病发生一大诱因 。她提醒,孕妇应从怀孕中后期开始补充维生素K,健康足月新生儿一出生也应立即补充以积极预防此病 。
医学指导/解放军458医院小儿科亢安娜主任
新生儿出血不止
原是患“维生素K缺乏症”
小材(化名)出生不到一个月时突然高烧久久不退,到诊所注射退烧针后针眼出血难以止住,随后送入院治疗 。在此期间,小材每天不停抽搐,CT检查发现其颅内出血,继而发生脑水肿,在实施引流术后才侥幸保住小材的性命 。医生最后确诊其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 。
亢安娜介绍,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以有出血倾向、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特征 。
专家介绍,维生素K是参与人体血液凝固的一种重要物质,一旦缺乏,就会带来“流血不止”等凶险情形 。亢安娜表示,在临床上,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大多数是出生后3个月内逐渐开始显现,
这部分患儿绝大多数为母乳喂养,体内维生素K含量偏低,因为母乳中维生素K的成分比例仅为牛奶的1/4,且初乳几乎不含维生素K,加上母乳喂养者肠道内细菌少,维K合成也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