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花夹子的“小伙子”( 二 )


方法:
对待幼儿的发脾气 , 老师、家长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 功夫全在平时 。
其一 , 要养成民主、平等的风气 , 建立互尊互信的关系 。教会幼儿遇到事情采用协商、说道理的方法来解决 , 不需要发脾气 。
其二 , 对幼儿的发脾气既不能粗暴的压制 , 也不能无原则的迁就 , 以免幼儿形成不正确地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 。
其三 , 教师、家长希望幼儿不要乱发脾气 , 首先自己要做到不乱发脾气 , 同时 , 对幼儿提出的合理要求 , 要尽量给予满足 。相信幼儿在一次次发脾气的挫折中 , 逐步地学会一些策略和方法 , 来正确表示其内心的消极情感 , 以减少在宣泄情感时的破坏行为 , 形成良好的个性 。



戴花夹子的“小伙子”
我不要弟弟





父母的困惑:
自打二岁的弟弟来到了艳艳家 , 艳艳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 弟弟的到来 , 使他变得不听话了 , “六一”儿童节到了 , 爸爸、妈妈请假带她和弟弟一起去公园游玩 , 大热的天 , 艳艳想吃冷饮 , 却不让妈妈给弟弟也买一份 , 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十分不高兴地说:“妈妈是我的 , 我不要弟弟” 。
分析:
嫉妒是人的一种情感 , 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 到了三至四岁 , 一般都会有一点嫉妨心 , 从小娇生惯养和倍爱宠爱的孩子 , 其嫉妒心理会更重一些 。
三岁的艳艳已有了自我意识 , 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艳艳是万般宠爱集于一身 , 现在多出了个弟弟来与之分享 , 她的心理不平衡了;这种失衡和失落 , 又没有及时引起家长的足够认识和重视 , 没有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 艳艳较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这种情感偏差的心境中 , 就产生了一种压抑、痛苦的情感 , 而这种情感逐渐就发展成了排他性的嫉妒心理 。
方法:
嫉妒的艳艳 , 正处于幼儿心理的过敏期 , 在这心理过敏期中 , 其一 , 家人对待两个人孩子的态度一定要平等、公平 。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做在前面 , 不要让她有遭排斥和被忽视的感觉 。如奶奶在喂弟弟吃饭前 , 先对艳艳说:“艳艳现在是做姐姐的了 , 比弟弟能干 , 会自己吃饭 , 来 , 吃给弟弟看看 , 让弟弟向你学习 。”奶奶喂弟弟吃饭时 , 不要离艳艳很远 , 可让她坐在边上自己吃 , 在吃的过程中 , 奶奶也可以不时的帮她一把 , 给她夹夹菜、喂喂汤 , 并用语言对她进行鼓励和赞扬 , 这样艳艳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 , 就会乐意自己吃饭 , 并会越吃越有劲 。
其二 , 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亲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关系 , 要学会“人人相爱 , 互亲互爱” , 要有宽广的胸怀、开朗的性格 , 容纳他人的精神和互相谦让的作风 。在平时的共同生活中 , 家长要创造条件 , 让其多与弟弟接触 , 摸摸弟弟的小手、小脚、小脸蛋、逗弟弟玩和弟弟说说话 , 感受弟弟的可爱 , 有意培养她和弟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 让她对弟弟产生接纳 , 友好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