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读书的他,最后成为了元帅 中国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三 )


席先生虽然很有学问,但不会溜须拍马,视功名如粪土,从不奉承当权者,不在仕途上下功夫 。他年轻时曾两次去考秀才,但均未中榜 。从此,他打消了出仕的念头,在家设馆教书,兼种几亩薄地,聊以为生 。
朱德家迁回大湾后,在镇外佃来三亩地 。一到农忙季节,朱德就不去上学,而是在家里劳动 。一年有三四个月在家种地有六七个月去读书 。朱德后来回忆起艰辛的童年时代对自己的影响:“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运动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 。讲起干活,也是一样 。我从小到大都干活,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我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 。”
那时,正处在近代中国社会风云突变、急剧动荡的年代 。社会的动荡也波及中国西南偏僻的山村 。1894年7月,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清朝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 。灾难深重的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 。

在逆境中读书的他,最后成为了元帅 中国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文章插图
席家私塾
【在逆境中读书的他,最后成为了元帅 中国逆境出人才的事例】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地主豪绅对农民的无情搜刮,官吏差役的敲诈勒索和朝廷分摊的巨额赔款,此时的四川已是民穷财尽,整个社会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在那几年间,四川又连年遭受水旱灾荒,使本来缺粮的老百姓更陷入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
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得转徙他乡 。他们有的倒毙荒丘,有的卖儿鬻女,有的找有粮的人家要一点粮食,这叫作“吃大户” 。朱德清楚地记得他8岁那年,村里来过一群群逃荒的“吃大户”灾民,到丁姓地主家把粮仓打开,把粮食挑走,把财主家的猪宰了,饱餐一顿便拉着队伍走了 。不久,县政府派了一大队清兵追上来,把这些灾民杀死在山沟里、山道旁 。这一惨案朱德一直牢记在心 。
有一天,朱德正在私塾里读书,忽然听到屋外纷杂的呼唤、呐喊,走出教室一看,只见黑压压的人流涌来,有六七百人 。这些人穿着非常褴褛 。男女老少,带着小孩 。小孩子不停地哭喊,大人表露出悲痛的神情 。几个手拿木棍的“吃大户”的领头人闯进私塾,把席先生抓了出去他们认为先是富贵人家,到家里一看,原来是一户穷先生 。
在逆境中读书的他,最后成为了元帅 中国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文章插图
朱德元帅
席先生对灾民深表同情,把家里仅有的一担米给了他们 。朱德见此情景,眼前浮现出8岁那年灾民惨遭清兵杀害的悲惨场面,便立即走到一个“吃大户”灾民面前,关切地说:“叔叔,你们吃饱了,在这里千万不要久留,官府会派兵来追赶,抓住了要砍头…”这个灾民说:“小兄弟,谢谢你 。我们不逃不抢也是死,逃出来向财主要粮要款,也十有九伤,真是逼上梁山啊!说完,便把席先生拿出的担大米挑走了 。
傍晚时分,“吃大户”的灾民们正在吃晚饭不出所料,由于财主向县衙门报信,官府派来100多个清兵,气势汹汹地追了上来,对逃荒的灾民乱砍乱杀,又抓又捆 。灾民拼命反抗,双方展开恶斗 。村里主持正义的乡民也趁机拿起棍棒抽打清兵,以解多年积压在心头的怨气 。一时间,灾民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有的逃上山,有的藏在老百姓家里 。朱德在想:这世道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再这样下去,穷人还有什么活路?他后来回忆说,这件事给他“很深的一个刺激” 。
朱德在席家砭私塾读书的时候,正值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的第二年,即1896年 。这时的中国面临着被世界列强鲸吞的严重威胁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朱德在席聘三先生的引导下,认识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之所以能很快强盛,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重视学习科学 。自此以后,朱德涉猎了不少自然科学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