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孩子受伤后的应急处理常识,收了吧!

【应对孩子受伤后的应急处理常识,收了吧!】
孩子的问题在中国从来就不是小问题 , 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 请爸爸妈妈们认真学习一些育儿常识 , 甚至关于孩子的急救常识 , 关键的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
一、烧伤烫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烫伤后应迅速用剪刀将衣服(包括内衣及较紧身的外衣)及袜子等剪开、剥下,切勿用力脱,以免弄破水泡或撕脱烫伤的皮肤,增加感染的机会 。将烫伤的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或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半小时至1小时,天热时,可用冰水,这样,既能减轻疼痛又能减轻烫伤程度 。
(1)估计烫伤面积:
小儿五指并拢的手掌大小为身体的1%,可测一下烫伤面积占身体约有百分之几 。
(2)观察一下烫伤程度:烧伤(包括烫伤)分为Ⅰ度 ~Ⅲ度,热液烫伤以Ⅰ度、Ⅱ度最多 。Ⅰ度:烫伤局部干燥、疼痛、微肿而红,无水泡 。Ⅱ度:包括浅Ⅱ度及深Ⅱ度:浅Ⅱ度: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泡形成,内含淡黄色液体,水泡破裂后可见潮红的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剧烈疼痛,痛觉敏感,伤后1~2天最为明显,此期一旦感染即转为深Ⅱ度 。
深Ⅱ度:局部肿胀,表皮较白或棕黄,有较小水泡,去除表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伤后1~2天最明显 。
根据烫伤面积及程度采取相应措施:Ⅰ度烫伤:创面处理主要是止痛及保持创面清洁,勿再使烫伤加重 。可用冷水浸泡或冲洗1小时,再涂紫草油或紫花膏、京万红烫伤膏(各大医院及药店均有售)等 。
3~5天后,局部由红转为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而愈合,不留瘢痕,可有短时间的色素沉着 。浅Ⅱ度:创面处理主要是减轻疼痛,防止或减少感染 。可用冷水冲洗1小时后,用碘伏纱布湿敷创面,将大的水泡用无菌针头或将缝衣针用白酒烧红,待其自然冷却后,沿大水泡的底部刺破,将泡内液体驱尽,保留泡皮,再涂紫草油,用40瓦~60瓦的灯泡烤干;如在四肢及躯干部可用碘伏、紫草油纱布覆盖创面,用绷带包扎,3~4天换药一次,同时服用或静脉用广谱抗生素防感染,减少患处活动,约2周愈合,不留瘢痕,可有时间长短不等的色素沉着 。
如果此期感染,可转为深Ⅱ度,愈合后遗留瘢痕 。如果烫伤为浅Ⅱ度,面积较大,超过5%或家庭卫生条件差者以住院治疗为佳 。深Ⅱ度:防止或减少感染,保留残留的上皮组织,减少瘢痕形成 。此期应住院治疗,一般需植皮方能愈合 。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 , 要轻轻的剥去或剪掉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 , 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 , 再尝试慢慢剥离 , 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

应对孩子受伤后的应急处理常识,收了吧!

文章插图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 , 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 , 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
2如果伤口出血 , 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 , 在止血后 , 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 , 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 , 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 , 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 , 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
4如果症状较重 , 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 , 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 , 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 , 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