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流泪用什么眼药水比较好 风眼病用什么眼药水

我们曾悲伤、痛苦,也曾激动、喜悦,伴随我们情绪大起大落就是泪水,从小到大很多人都流过泪,可以说泪水伴着我们长大,泪水伴着我们成熟 。
流泪不是很稀松平常吗,小孩子痛哭流涕更是常见,这有什么问题吗,今天老神给大家讲的就是流泪,但不是正常的流泪,而是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流泪症,那么什么是流泪症呢?
流泪症是中医的病名,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眼睑腺的眼病 。
流泪症的主要表现:泪液溢出眼外,可表现为迎风流泪或无时冷泪,或为流泪不止,如汤如泉,泪液混浊 。因情绪剧变,悲喜过度而引发流泪,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
中医流泪症分这么几种情况

迎风流泪用什么眼药水比较好 风眼病用什么眼药水

文章插图
1、迎风冷泪:又叫迎风流泪,寒冷季节加重,炎热季节减轻,目无红肿,无瘙痒,无眵(眼屎),泪道冲洗通畅,可见于溢泪症轻证、麻痹性睑外翻等眼科疾病;
2、无时冷泪:清泪,眼睛无红肿热痛,不痒无眵,泪道冲洗有阻塞或见泪点位置异常,此为冷泪,多见于溢泪症重症 。
3、窍漏冷泪:眼泪清浊相间,按压眼部睛明穴(泪囊部),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泪道冲洗有阻塞并有脓液,为窍漏,多见于慢性泪囊炎 。
4、热泪:眼睑肿胀,畏光羞明,眼白红赤,见于急性结膜炎、红眼病(传染性结膜炎)、急性泪囊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突眼症、巩膜炎、青光眼等眼科疾病中 。
泪液是从泪腺分泌从泪小管排出
流泪症的辨证分型:
1、风热犯目证(热泪):
主要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红赤,热泪如汤,畏光羞明,舌红,苔薄黄 。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桑叶祛风汤加减,可酌加连翘、栀子、黄芩,加强清热之功;大便干结加大黄、芒硝;黑睛生翳加荆芥、蝉蜕、板蓝根等 。
组成:桑叶 菊花 金银花 防风 黄连 当归尾 赤芍
风热犯目最常见于红眼病
2、心脾湿热证(热泪):
主要表现:眼角微红,粘稠脓液常自泪点溢出,浸渍眼睑,连绵不断,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心利湿
方药:竹叶泻经汤,脓多粘稠去羌活加漏芦、天花粉、乳香、没药;皮肤潮红时烂加白鲜皮、苍术 。
组成:黄芩 黄连 栀子 大黄 升麻 柴胡 草决明 泽泻 竹叶 羌活 赤芍 茯苓 车前子 炙甘草
心脾湿热流泪多见于慢性泪囊炎
3、血虚外感证(冷泪):
主要表现:患者眼无赤痛,迎风流泪,或见头晕耳鸣、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
治法:养血祛风
方药:止泪补肝散,可酌加枸杞、五味子、女贞子等增加补肝明目之功 。
组成: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白蒺藜 防风 白蒺藜 羌活 黑附片 桂枝
血虚外感流泪多见于女性
4、气血两虚证(冷泪):
主要表现:患眼不红亦不肿,频频流泪,泪水清冷稀薄,兼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健忘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迎风流泪酌加防风、白芷;冬季泪多,畏寒肢冷加桂枝、细辛 。
组成: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气血两虚流泪多见于产后或者有慢性病
5、肝肾亏虚证(冷泪)
主要表现:年老体弱,眼泪常流,擦之又生,泪水清冷稀薄,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脉弱 。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左归饮,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桑螵蛸;迎风流泪加白芷、防风 。
组成:山药 山茱萸 熟地 枸杞 茯苓 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