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经典故事,道尽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真髓 古代经典小故事

7个经典故事,演绎古代人才管理的经典招数 。

七个经典故事,道尽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真髓 古代经典小故事

文章插图
01
留才: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
分分合合,职场中已司空见惯 。因此,引才难,留才也难,而留住高才的心似乎难于上青天 。
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县,又得军师徐庶 。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 。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 。
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 。”
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 。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 。
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 。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 。
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坂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一命 。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 。留才留心,只要能留住人才之心,即使人才在天涯海角,依然会为你效命 。
02
引才: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 。
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 。范雎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 。
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雎,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 。”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加恭敬,可范雎仍不语 。秦昭王又跪,说:“先生真的就不愿意教寡人吗?”
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的 。”
范雎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 。”秦昭王对此指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雎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 。”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
这一次范雎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 。后来,范雎鞠躬尽瘁,辅佐秦昭王成就了霸业,而秦昭王千百年来也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
七个经典故事,道尽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真髓 古代经典小故事

文章插图
03
识才: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忠心耿耿 。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 。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 。
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 。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 。”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里很郁闷 。
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道:“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的年轻气盛呢 。”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