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专家教你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文章插图
近年来 , 有不少的地区都爆发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一般是发生在幼龄儿童身上 , 给患儿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以及精神痛苦 。不过 , 很多家长朋友对手足口病并不了解 , 不能做好预防 。现在 , 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 ,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 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 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
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 , 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 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 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 , 因此 , 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 因此 ,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 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据国外文献报道 , 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
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 , 无严格地区性 。
四季均可发病 , 以夏秋季多见 , 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 该病流行期间 , 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 , 也可造成传播 。此病传染性强 , 传播途径复杂 , 流行强度大 , 传播快 , 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 , 首先表现为发高烧 , 体温多在38度以上 , 同时伴有头痛 , 咳嗽 , 流涕等症状 , 体温持续不退 , 体温越高 , 病程越长 , 病情也就越重 。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 , 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 , 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 , 疼痛感较重 , 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 , 不吃饭等不适 。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 , 以脚心部最多 ,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 , 大至豌豆大 , 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 , 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 , 不会造成瘢痕 , 更不会留下印迹 。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 , 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 , 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 , 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 只要护理得当 , 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
大家一定要对手足口病提高警觉 , 相信大家对手足口病的传染性都是有目共睹的 , 而且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也是非常复杂的 , 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 , 做好卫生工作 , 防止通过任何渠道感染手足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