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可能是恐惧的结果





家长和教师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之一,便是孩子说谎话 。然而,又有几个孩子没有撒过谎?这一可怕的顽症着实让人头疼 。
国内某心理研究所用三年时间,调查了全国7个省13个城市430个家庭,发现有50%的孩子从3岁就开始撒谎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时,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而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统计资料更为惊人: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了7岁,98%的孩子都已说过谎 。
从表面看,孩子不知道撒谎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所以才随便说谎 。其实,这种看法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而受到了惩罚,所以以后不敢再说真话;另外,家长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孩子说谎 。
哲人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
长年研究少儿心理问题的专家分析道: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他们说,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孩子并不想说谎,但又不能说出事实真相的时候,家长非要孩子交待不可,他只好选择说谎 。其实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沉默,他有沉默的权利 。这也正是家长应该好好思考的!──大人在处理两难境地的时候,可以用沉默来坚守自己的立场,而孩子在大人的逼问下则必须说出个一二三 。真的说了要挨罚,孩子也只能说假的了 。
那么,纠正孩子说谎,家长到底该怎麽做呢?
不要轻易下断言,说孩子品德不好 。如果孩子已经说谎,你就要认真纠正孩子的第一次 。既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能轻描淡写:“不就是撒谎嘛?小孩子嘛!”更不能鼓励:“呦,儿子还真有能耐,把我们俩都骗过去了!”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 。孩子最初说谎时,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总是比较紧张的,怕被家长识破而遭到训斥,但也总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家长不一定在意他的话,肯定会相信他的 。最初几次说谎,如果没有因被家长识破而遭批评,他就会暗自得意,以后说谎的次数会更多;如果被家长识破而受到批评,也就不敢轻易地再说谎了 。
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帮助他认识说谎的危害性 。在孩子承认说谎不对,表示今后改正后,家长应当表示欢迎,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大家欢迎的诚实的人 。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说谎的毛病,逐步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
在改变教育方法的同时,加强与孩子沟通感情 。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駡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出检讨保证书贴在□上 。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会适得其反 。
纠正孩子说谎的坏习惯,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诚实待人、老实处事的好品德




孩子的世界
兴趣班:父母易走入误区







四五岁的孩子,大多数家长都会给报这个那个的兴趣班,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 。确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有时又让父母不免走入另一个误区 。静下心来想想,你已经或正在走入哪个误区……
误区之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 。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 。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家长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