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茶品牌,日照绿茶怎么样?

《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
一直以来,消费者固有印象中,茶是南方特产,跟广大北方地区,好像没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茶树自巴蜀之地沿长江向中下游地区扩展,在南方多省扎地生根,留下来众多名茶和文化故事 。但是在北方地区,一直到建国前,几乎找不到茶叶种植的历史记载 。
甚至,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断言,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 。
那么,地处北纬35~36度之间的日照,为啥能产出享誉海内外的日照绿,人称“江北第一茶”呢?今天,老杨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

日照绿茶品牌,日照绿茶怎么样?

文章插图


一、南茶北引工程提到日照绿茶的种植史,就不得不提到茶叶界著名的“南茶北引”工程 。简单来说,就是在建国初期,一批农业科技专家提出一个设想:即以山东青岛崂山一带为试验地,引种原产于南方地区的茶树 。
众所周知,茶树生长需要足够的光照、温度、降雨量以及偏酸性土壤环境 。专家调查发现,崂山地区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符合茶树生长的基本要求 。
1957年,青岛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在太平山南麓开辟苗圃,从安徽和浙江等产茶大省引进良种试种 。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批引种茶苗无一成活 。
1958年,当地从杭州引进茶种,继续开辟苗圃试种,出苗率达到70%,第一步试种成功 。随后在1960~1965年间,青岛分批进行移植茶苗、试制茶叶、采种茶籽工作,均获得成功 。由此,“南茶北引”工程设想得到证实,各省纷纷仿效,北起内蒙古,南到山东,开始广泛试种茶苗 。
日照绿茶品牌,日照绿茶怎么样?

文章插图
如果对“南茶北引”工作进行阶段性划分的话,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截止到今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1952~1961年,属于零星种植阶段,主要是“南茶北引”工程设想提出并小范围实验 。
第二阶段从1965~1970年,属于计划引种阶段,在小规模试种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为大规模种植做好准备工作 。
第三阶段从1971~1980年,“南茶北引”成功,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等省普遍试种,整体进入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 。
第四阶段从1980~1990年,全国各地茶叶创新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山东茶叶种植生产适时调整发展规划,以巩固现有茶园,提高产质量为主,进入总结提高阶段 。
第五阶段从1991年~至今,“南茶北引”工作,历经前四个阶段的发展,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正式进入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阶段 。
日照绿茶品牌,日照绿茶怎么样?

文章插图


二、日照绿茶的发展史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称其为“亚洲最早的城市” 。日照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宋朝有日照镇,金朝设日照县,此后朝代更迭,归属不同,但日照之名得以保留,直到1989年成立地级市,至今辖2区2县,成为山东省滨海生态、宜居、旅游、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 。
日照东临黄海,西接临沂,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地土壤多为黄棕壤,呈微酸性,符合茶树种植的基本要求 。
因此,日照成为“南茶北引”6个实验县之一,于1959年开始在大沙洼林场、平台苗圃开始试种茶树 。到1968年,日照试种茶树成活率达到80%以上,标志着“南茶北引”工程正式成功,在日照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