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停母乳,可能会坑了宝宝!

超过一半的宝宝,在出生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变 黄
出生时粉嫩粉嫩的「小可爱」,突然变成了「小黄人」,新手爸妈难免惊慌:
宝宝怎么突然变黄了?
别人家宝宝几天都退黄了,我家的怎么这么慢?
医院检查说没问题,可宝宝看起来还是黄黄的,怎么办啊?
其他家长支招:「我宝宝也曾经黄过,停了母乳,立刻消退了」 。家里老人也说:「赶紧停掉母乳!停了就好了!」
这个时候,真的要停母乳吗?
宝宝变黄,要不要停母乳?

这个时候停母乳,可能会坑了宝宝!

文章插图
没必要立即停掉母乳,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宝宝黄疸的轻重程度,合理喂养 。
之所以有「宝宝变黄,要停母乳」的说法,是因为有两种黄疸与母乳相关:
第一种是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的黄疸(专业上称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产后第一周出现 。
这种情况不需要停母乳,还要增加喂养次数,多吃多拉,加快胆红素的排泄,有助退黄 。
另一种是母乳性黄疸(专业上称为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以下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认为是母乳中的某种酶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导致吃母乳的宝宝黄疸消退更慢,往往会持续 3~12 周[1] 。
那如果确诊母乳性黄疸,要不要停母乳?
只要宝宝体重增加正常,绝大部分情况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 。
这个时候停母乳,可能会坑了宝宝!

文章插图
根据目前国际和国内相关专家的共识,只有在血胆红素达到 16 mg/dl 以上时,才需要暂停母乳[1][2] 。


  • 血胆红素 < 15 mg/dl,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 血胆红素达到 16~20 mg/dl,暂停母乳 3 天,在停母乳期间,母亲可以定时吸奶;
  • 当血胆红素 > 20 mg/dl,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蓝光治疗 。此时如已经停母乳 3 天,则可以在光疗的情况下继续母乳喂养 。

以上标准作为参考,具体还是要多听医生建议,从宝宝健康状况、黄疸变化曲线参考范围等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下一步的治疗 。
事实上,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而母乳是宝宝最有营养的天然食物,特别是对新生儿来说好处更多 。盲目停母乳,很可能会影响之后的母乳喂养,比如妈妈奶水受影响、宝宝抵触母乳等 。
所以,宝宝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并不是说母乳有问题、不能喂,妈妈也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 。
必须停母乳的时候,妈妈可以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来,以保证乳汁分泌量不减少,当宝宝胆红素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就能快速恢复母乳喂养 。
对于宝宝变黄,除了喂养上的困惑,心急的家长难免「病急乱投医」 。不过要小心,有些方法不仅不退黄,还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
这些退黄「高招」不靠谱
这个时候停母乳,可能会坑了宝宝!

文章插图
01 晒太阳?NO!
理论上可以,但不建议 。
阳光中的蓝光量微乎其微,自然条件下晒太阳,裸露的皮肤也不多,作用不明显 。如果太阳光过强,还有可能刺激宝宝的眼睛以及晒伤宝宝,得不偿失 。
02 多喝水、葡萄糖水?NO!

美国儿科学指南明确指出,反对给没有脱水的黄疸宝宝喂水、葡萄糖来退黄,认为这对于黄疸的消退毫无益处 。
相反,更强调最佳喂养方案,包括出生后 1 小时内尽早开奶,每日喂哺次数在出生后 2 周以内达到 10~12 次等 。
因为胆红素在体内主要是通过大便排出,通过小便排出非常少 。喝水或葡萄糖水还可能影响吃奶量,导致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在体内停留过长,反而不利于黄疸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