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时要避免这7个误区,宝妈要注意了

最近点点幼儿园里好多小朋友请假,几乎都是一个理由:感冒发烧 。微信上也有不少宝宝发烧的留言,不过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妈妈对宝宝发烧的护理是存在误区的 。根据留言,我整理了几个应对宝宝发烧的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到你 。
误区1:
发烧一定要捂出汗来
捂出汗了,烧自然就退了,难道不是这样吗?还真不是这样 。

宝宝发烧时要避免这7个误区,宝妈要注意了

文章插图
出汗是退热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而不是捂出汗来才退热 。将孩子里三层外三层裹起来,反而不利于身体散热,还可能引起其它问题,比如捂热综合症 。
因此,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捂着 。
误区2:
超过38.5℃就一定要吃退烧药?
事实上,服用退烧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帮助孩子降温,而是让孩子舒服一些 。
如果孩子发烧时,精神状态好,活蹦乱跳,没有不舒服的状态,可以不用吃退烧药,只需多多观察 。同时,让孩子多喝水,弥补发烧时身体流失的水分,也有利于加速病毒的排出 。
如果孩子发烧时,你能够轻易察觉到宝宝的不舒适,则可以酌情使用退烧药 。当然,孩子精神若是不好,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比较稳妥 。
误区3:多量宝宝体温
宝宝发烧时要避免这7个误区,宝妈要注意了

文章插图
有位儿科医生说,“新手父母往往会不停的想去量体温,更多为了给自己用药找理由 。而老手父母只有在孩子摸起来很烫,孩子也哭闹或说难受,才会去量一下,怕的是孩子很难受了没及时响应,量体温更多是给自己找不用药的理由 。”
点点比较小的时候发烧,我也是时不时想去量一下她的体温,生怕这个不会说话的小丫头会烧出什么问题 。现在点点大了,嘴巴会说了,她发烧时,只有在她说难受,想让我抱时,我才去量一量她的体温,看是否需要吃退烧药 。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发烧就不量体温,而是说不要过于频繁的量体温 。孩子生病期间,妈妈需要更有耐心,而频繁量体温只会加重自己的焦虑,从而影响自己的耐心 。
误区4:低烧不用管
宝宝发烧时要避免这7个误区,宝妈要注意了

文章插图
体温在37.5~38度之间即为低烧 。
孩子低烧要不要管,要视情况而定 。
3个月以下的宝宝生病时,很容易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不适合在家自行处理,应就医确诊,特别是当体温达到38度以上,则需要立刻就医 。
3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烧时,也应密切关注他的状态 。
误区5:高烧会烧坏脑子
“高烧烧坏脑子”和“咳嗽咳出肺炎”一样,都是本末倒置的谣言 。
真正对大脑产生损害的疾病,实际上是某些损害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脑膜炎,而发烧只是感染这种疾病期间的伴随症状 。
简言之,发烧不是疾病,发烧是患有某种疾病的症状 。
总之,发烧并不会对大脑或其它器官造成损害 。
误区6:经常发烧是抵抗力不好
发烧并不是坏事 。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宝宝初临这个世界,很多致病微生物都是第一次接触,而身体没有战斗经验,难免就会生病发烧 。
而能使身体舒服的温度,对于致病微生物来说也是最适合的温度,体温上升后,病毒和细菌就难以活动 。同时,身体的免疫细胞也会随着体温上升被激活 。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温升高对身体是有利的 。而且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战斗中逐渐建立并积累经验成长起来 。
误区7:高烧会导致高热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