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教孩子帮助陌生人?台湾专家给出了“攻略”( 三 )


对于生命的思考与延伸 。我想你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思考 , 如何同理受害人与家属的心理感受 , 及思索加害人应负的责任承担 。思考谁拥有权利宽恕加害人?是否一定要宽恕?宽恕到何种程度?以什么方式进行宽恕?同时 , 关于正义的伸张 , 为谁伸张?谁来伸张?将以何种方式展现?到底是维护谁的人权?维护的程度?以及是怎样的成长过程及生命经验 , 使加害人走到眼前的道路尽头等 。
死刑存废对切身的意义 。你可以试着和孩子分享 , 也试着倾听青春期的他 , 如何表达死刑存废对于自己的意义 , 及对未来所处生活的关联性与影响 。同时 , 尝试感受自己是如何随者不同的想法 , 在心中发酵出复杂的情绪 。无论是对于受害人的伤心、难过、悲伤、不捨 , 或对于加害人的愤怒、生气、愤恨、痛恨 。
学习对歧见的相互尊重 。面对孩子询问爸妈是否赞同死刑?试着先让自己可能存在的强烈情绪沉淀 , 再尝试将自己的思考脉络 , 仔细的分析给孩子听 。但提醒自己 , 不强迫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孩子的思考上 。同时 , 和孩子一同学习对于歧见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 至于支不支持、认不认同则彼此尊重 , 不恶言相向 。

该不该教孩子帮助陌生人?台湾专家给出了“攻略”

文章插图

说到底 , 我们有保护孩子的义务 , 但他更有了解社会和真相的权利 。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 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开始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该不该教孩子帮助陌生人?台湾专家给出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