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时间比山水画、花鸟画都还要早,而人物画内容也多,其中的仕女画是一个醒目的代表,它是专门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科目,简单来说,就是女性画了 。
提起仕女画,许多人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唐代的那些仕女吧,毕竟唐代是仕女画的辉煌时期,不过仕女画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画作,也都不同的风貌特色 。下面就来看看历朝历代的仕女画代表 。
春秋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虽然也属于画的范畴,但它并不是纸质画,而是画在丝织物上的图,但这幅帛画有特别的意义,它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幅帛画,也是现在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人物画之一 。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湖南省博藏
《人物龙凤帛画》此前又名《夔凤美女图》,画中的主要对象,就是那个挽着高髻的女子,看她的形象,细腰、长裙曳地、神态庄重,衣袍上还有云状花纹装饰,显然是一位贵族女子 。
《人物龙凤帛画》可以说是最早的仕女图,技巧虽然不够成熟,但可视为是仕女画的雏形 。
从这个时期开始往下,女性形象作为绘画题材开始被大量创作,但这个阶段还都属于比较原始的表现方式,真正意义上的仕女画,是在魏晋时期 。
东晋:《洛神赋图》顾恺之在画史上声名显赫,他特别擅长人物肖像画,也画了很多女性主题的作品,比如《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还有被视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宋摹) 。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洛神赋图》算是故事画,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改编的,主要描绘了曹植和洛水之神宓妃两人从邂逅相恋到分离的故事 。
洛神无疑是历史传说中最为典型的女神形象之一,她最让人神往的就是那“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轻盈体态 。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这点显然也被顾恺之捕捉到并重点展现了出来,画中的洛神衣袂飘飘,虽然面部并没有过多细致描绘,但从她那被衣裙遮盖住的灵动婉曲的姿态却是生动异常,看似简单的勾勒之中,已将洛神的身体“形”之美尽数展出 。
唐代:《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唐代是毫无疑问的仕女画的鼎盛时期,这时的仕女画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都说唐朝以胖为美,所以画中女子的体态都显得非常丰腴,服饰也穿着特别富丽,很有盛唐气象 。
这个时期仕女画的代表基本都是出自张萱、周昉之手,比如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还有他俩合作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宫仕女图》 。
以张萱的《捣练图》来看,它展现的是宫中女子捣练、缝纫的场景,虽然是在劳作,但人物穿着也很华丽,且形象健康丰腴,设色艳而不俗,可反映出盛唐得审美情趣 。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的就是真正的贵妇了,人物丰腴而华贵,而服饰更加的浓丽精致,简直是每一笔都极尽工巧之能事,整个看下来就是端庄华丽、雍容典雅 。
10幅画串起两千年的仕女画历史 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文章插图
辽宁省博藏
五代十国:《韩熙载夜宴图》作为唐于宋的过渡阶段,其实五代十国的仕女画发展也非常繁盛,而且在唐代的基础上还有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