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看李白的自信 自信的故事

李白42岁时 , 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  , 他奉召入京受封翰林。这一刻 , 他等了数十年。彼时的他 , 随玄宗左右  , 靠着天纵之才 ,  百官礼遇 , 风光无限。
但很快 , 他开始放纵  , “天子呼来不上船 ” , 借着月光饮酒  , 他还写到“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对 影成三人。”他觉得权贵庸俗  , 深宫不堪 。“满庭皆是寂寞  , 天地写满孤独。”醉中起草诏书  , 还让高力士脱靴  , 终于触动了皇家逆鳞  , 他被赐金放还 。
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 李白回望浮华半生  , 写下了《将进酒》 。
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前半句 , 李白对自己充满了豪情与自信 , 是在不得志时内心愤懑却不放弃理想的表现。他这种高度自信 , 确实有自信的资本 。
“我本不弃世  , 世人自弃我。”此次放还  , 让他极其失望  , 他不懂处世之道  , 更不知人心叵测。
李白对出仕做官兴趣颇大 , 且对做官这方面有一种迷之自信 。但历史证明他仅适合做一个后人推崇的“诗仙” 。
空有抱负 , 怀才不遇 。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 , 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 , 深入骨髓 , 直抵心灵 。
结合下半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 , 他这种自信就有了更好的衬托。
【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看李白的自信 自信的故事】李白年轻的时候 , 他在金陵、扬州等地自荐求仕处处碰壁后 , 曾到姑苏、杭州等地游玩散心。这期间 , 他击筑饮酒  , 弹剑放歌 , 一年散金30万。见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中:曩昔东游维扬 , 不逾一年  , 散金三十余万  , 有落魄公子 , 悉皆济之。”
即使这样 , 李白后来日子过得还是“烹羊宰牛且为乐 ” , 这就不足为奇 。所以 , 李白敢这样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自信满满 。
公元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朝局异变 , 他再次站错队伍  , 投身永王府中。然而 , 唐肃宗即位  , 永王被定叛乱  , 李白也被流放夜郎  , 所幸第二年遇到大赫 , 重获自由。此时 , 李白已60岁 。“盼功成名退  , 却皆成泡影。”
我们学习古诗 , 要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心情 ,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真谛 。取其精华 , 弃其糟粕 。

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看李白的自信 自信的故事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