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给我们的启示 鹬蚌相争翻译和告诉我们道理


鹬蚌相争给我们的启示 鹬蚌相争翻译和告诉我们道理

文章插图

鹬蚌相争给我们的启示 鹬蚌相争翻译和告诉我们道理

文章插图

鹬蚌相争给我们的启示 鹬蚌相争翻译和告诉我们道理

文章插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里的寓言
2020.03.17
《战国策》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古典名著之一,我个人觉得他也是一本语言学著作,里面各家各派的辩论、演说,众横捭阖,可以说精彩绝伦 。除此之外,《战国策》还有一个精彩之处就是,他里面有很多的寓言故事 。比如说,惊弓之鸟、南辕北辙、岑参杀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今天要重点说的这个故事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故事原文如下: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
【鹬蚌相争给我们的启示 鹬蚌相争翻译和告诉我们道理】故事讲的是: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就替燕国向赵惠文王进言,把过易水时看到“鹬和蚌相持不下最后被渔翁兼而得之”的事儿说给赵惠文王,暗示赵惠文王燕赵之争也许会进入持久战,最后恐怕强秦就像渔翁成为最大的赢家 。最后赵惠文王也是采纳了苏代的意见,避免被强秦兼而禽之 。
这个故事是个千载流传的故事,寓意两方竞争激烈不相上下,一时间分不出强弱,相互消耗,最后第三者兼而获利 。这样的例子自古以来就很多,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处理上,很多时候都能发生寓言中这样的事情,甚至可以运用好这个寓言故事而顺利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为本国谋求更多的利益 。
现实生活中的“鹬”和“蚌”往往都是那种非常自信(也可以说是自负),只相信自己,不清楚的研究周边环境,不深刻的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鲁莽行事,不计后果 。最后被精明狡诈又别有用心的“渔夫”兼而禽之,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消亡 。如果一开始“鹬”和“蚌”把一切都分析透,二者相互合作共同进退,那么“渔夫”想兼而禽之恐怕非常不容易,甚至不可能 。
学好寓言故事用好语言故事,无论是处理国际关系还是处理商业关系亦或是处理人际关系都是大有裨益的 。
备注:战国时纵横家 。东周洛阳人 。苏秦族弟 。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 。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 。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 。秦最少,故字季子 。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 。《索隐》云:“盖按苏氏谱云然也 。”有文一篇《智囊全集-苏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