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 二 )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歌曲 , 感受歌曲情景 , 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 , 了解歌曲内容 。
欣赏完后提问 :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小树叶)小树叶在秋天时候要要到哪里去 , 什么时候回来?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到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孩子们 , 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 , 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 , 你愿意吗?心里有什么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 , 你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回答 。
接下来请孩子们欣赏第二遍音乐 。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 , 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
欣赏完后提问:孩子们 , 秋天到了 , 小树叶要离开妈妈 , 它们离开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慢慢飘落 , 落下的时候很缓慢 , 轻轻地飘下来 。)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连贯的 , 缓慢的 。那我们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请孩子们自由表现一下吧 。请表现好的孩子示范一下 。提问: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 好像是在说什么?(好像在说、、、)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引导幼儿感受说出当时的心情状态(勇敢、欢快、愉悦、高兴、、、)请孩子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当时的心情 。
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 。师小结:对比小树叶不同心情的动作表现 。现在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分两组 , 一组孩子用动作表现小树叶飘落时候的情景 , 另一组用动作表现小树叶回到妈妈怀抱的情景 。
(二)分段欣赏歌曲 , 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的不同吐字的方法: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 。
1.听歌曲第一段 , 然后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秋风起来了 , 小树叶怎么了?你听到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唱出伤心、害怕的心情?可以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起来感到伤心害怕?引导幼儿用连贯、缓慢、低沉的的声音 , 轻轻地表达害怕、难过的情绪 。
2. 听歌曲第二段 , 启发性提问:
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样吗?那点不一样?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出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听出快乐、勇敢的心情的?怎样唱出沙沙声表现快乐勇敢的心情?引导幼儿用断顿、清脆的声音 , 跳跃地表达勇敢、快乐的情绪 。示范用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演唱 。
(三)学唱歌曲 , 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达歌曲不同情绪 ,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 。
1.播放音乐 , 师幼一起跟唱 , 熟悉歌词与旋律 。
2.集体分段练习 , 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学唱歌曲 。
【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3.集体分段演唱 , 用有变化的情绪、表情唱歌 ,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
4.小组扮演角色演唱 , 练习不同的吐字方法和表情 。
5.集体演唱 , 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 , 用有变化的情绪、表情唱歌 ,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
延伸活动:
带孩子到外面去拾落叶 制作落叶粘贴
教学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 , 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 。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 , 树叶比作孩子 , 充满了童趣 , 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 。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 。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 , 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