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常见的儿童健康认识误区


许多父母都对儿童健康存在认识误区 。幸好,一旦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避免也不是太难 。以下是五个常见的儿童健康认识误区:
误区一:随便给孩子吃止咳或感冒药
纽约有名的儿科医生Anatoly Belilovsky说:“给孩子吃止咳和感冒药是几乎不会有效果的 。”
他表示,口服的减充血剂在儿童身上见效甚微,而鼻减充血剂更是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使感冒转变为药物性鼻炎,并产生持续性鼻塞症状 。
解决之道:已有研究表明,比起非处方药,蜂蜜对咳嗽的抑制效果会更好 。此外,波士顿的儿科医生Charlotte Cowan建议,如果孩子觉得发冷不舒服,可以给他们吃简单的抗炎药如布洛芬 。
(采访人员注:减充血剂是属于血管收缩剂,主要作用是收缩鼻腔粘膜,对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鼻阻塞解除都有一定作用;鼻减充血剂,是通鼻内点滴给药的减充血剂 。)
误区二: 给孩子吃太多的牛奶和果汁
“牛奶的铁含量很低,如果喝太多的话会使孩子的胃口变差 。”纽约史蒂文·亚历山德拉儿童医学中心的儿童发展行为科主任Andrew Adesman教授说 。这也许就是你孩子胃口不好的根源 。
有些父母让孩子通过喝果汁来代替水果 。但是营养专家Deborah Enos表示,果汁的糖含量太高 。而且,孩子会依赖于糖味饮料而不愿意喝水,糖味饮料的高消费是儿童肥胖的一大原因 。
解决之道:
3岁以下儿童每天的牛奶饮用量不能超过32盎司(相当于907克),而3-5岁儿童每天只需喝16盎司(相当于453克)牛奶就能摄取足够的钙;而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果汁饮用量是每天4-6盎司(相当于113-170克),不分年龄 。不过营养学家建议,最好还是不要喝果汁,而是吃完整的新鲜水果 。
误区三:让包扎好的伤口“透透气”
畅销书《婴儿的真相》中提出,新鲜的空气会使伤口加速结痂 。那么结痂到底是好是坏呢?事实上,结痂会阻碍细胞的修复运动,并提高留下疤痕的概率,所以我们应当让伤口牢牢被封住才是对的 。
“绷带不仅能遮住伤口避免吹风,也能保护伤口不再遭受到别的损害 。”作者说 。
解决之道:如果你的孩子受伤了,记得封住伤口并保持干燥,这样伤口不必结痂就能自愈 。
误区四:让婴儿在车内使用婴儿专用椅
“坐在妈妈的大腿上或是爸爸的怀里可给宝宝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可以转转头、扭扭脖子、动动手臂,并同时得到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锻炼 。”芝加哥医科大学的神经科学副教授Lise Eliot说 。
此外,车内儿童用椅的安全系数其实并不高,如当汽车前方发生严重撞击时,这类安全椅会脱离底座,有时底座会碎裂;还有许多婴儿因为在椅子上长睡而导致缺氧,面色发青 。
解决之道:不要使用车内婴儿专用椅,最好还是大人抱着;婴儿们很快就会长大,大人们还是不要偷这个懒了 。
(采访人员注:文章并未详细给出车内儿童用椅安全系数不高的实验数据,这个说法仅供参考 。)
误区五:发烧恐惧症
孩子发烧会使许多父母异常恐慌,但事实上,你的孩子正在和某种感染相抗衡 。
而且,烧的高度和感染的严重程度并无联系 。例如,孩子们发最高的烧时,往往只是得了红疹,而当孩子们的感染有生命威胁时,常常发的是低烧 。
解决之道:你要留意的是,当你的孩子的烧开始降下来时,他的表现如何 。孩子们发高烧时往往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常常会蜷缩在床上,如果他们的烧已经退至正常但依旧有上述症状,那就得赶紧去找医生了 。
此外,像不能洗澡,不能用天花板的风扇吹或者用冷水擦身等,都是古老的无稽之谈,没有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