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健康不再遮遮掩掩


生殖健康不再遮遮掩掩

文章插图
【核心提示】
9月13日下午,由中科院院士,湖南省心理、伦理、法学、生殖学等专家组成的“生殖医学伦理委员”议题讨论活动在长沙生殖医学医院举行 。
据统计,不孕不育目前已成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不孕不育人群占育龄总人群的15%左右,仅我国就有250万对夫妇处于这一状况 。
对此,专家在探讨相关问题时达成共识:生殖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
“自然受孕,是每一对育龄夫妇的愿望”
刘以训(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殖医学科学家,长沙生殖医学医院首席专家)
“自然的东西最美,自然经过几百万年来的进化,其整个机制是完美的 。所以,对于不孕症患者,对症治疗后自然受孕最为理想 。”刘院士指出,因种种原因,目前不孕不育的人越来越多,在治疗上,也陷入一些误区 。
试管婴儿术是辅助生殖技术,是基于病人有缺陷了,就尽量去模仿这个自然的过程进行生育,但仍然难以达到自然完美的程度 。
“自然受孕,是每一对育龄夫妇的愿望 。”刘院士介绍,人工授精术和试管婴儿术,适用不同的患者,在临床应用上是不一样的 。如果患者只需通过人工授精术,就能自然怀孕,是最为理想的 。
“减少生殖器官疾病的发生,这是妊娠的基础 。”刘院士强调“生殖健康”的重要性,他提醒育龄女性,最好在35岁前解决生育问题 。而男性,睾丸产生精子需要比正常体温37℃低1℃至1.5℃的环境,因此要懂得避热;此外,生精功能与营养水平、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要长久驾车、过多地骑自行车、摩托车,因为这会损害生殖健康,影响生育能力 。
“优质的基因,源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曹中平(湖南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我从事的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过去称儿童心理学研究,即从胎儿开始,研究毕生发展心理问题 。”曹教授认为,遗传的素质问题,源于优质的生理素质即基因,还源于优质的心理素质 。
怎样获得优质基因?一旦夫妇双方或一方出现生殖缺陷,应借助科学方法补救 。还有社会因素,最主要在于育龄夫妇双方应担当责任 。
从心理学分析,获得健康宝宝,是每对年轻夫妇的愿望,但要注意:第一,要尊重科学,注重生殖健康即生理健康 。第二,要重视心理健康,避免因不良心理因素造成不孕不育 。第三,不孕症夫妇及家人,应树立良好的心理态势,切忌求神拜佛,或采用民间偏方;要相信科学,放下“求子心切”的心理包袱,更要避免无谓的家庭吵闹,避免由此引发婚姻破裂 。
此外,社会应给予更多包容,给年轻夫妇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急于生育”、“怕生育”、“做丁克家族”等,这些都没有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应引导年轻夫妇适时生育,从容不迫完成人生过程 。
“受试者利益即患者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李伦(湖南师大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殖医院为什么要有“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李教授认为,伦理委员会是一个“咨询、审查、监督”的机构,生殖医学伦理来源于医学实践,是对医学道德关系、意识、行为的概括和说明 。
进行医学伦理科研,直接关系到受试者和人类的生命健康 。例如,生殖技术可以治疗不孕不育,有利于婚姻家庭,有利于计划生育等 。但生殖技术也可能引发伦理问题,如能否商品化、是否导致人类伦理关系混乱、是否会破坏自然法则、或可能被“错用”和“滥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