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肝不好是指什么方面( 四 )


脾运化水谷精微 , 维持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运化水湿 水湿 , 即人体内的水液 。运化水湿 , 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 。说明脾在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 , 发挥着重要作用 。脾的运化水湿功能 , 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 一是摄入到体内的水液 , 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 , 气化成为津液 , 并输布于肺 , 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 , 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 。
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 , 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 , 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 。因此 , 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 , 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 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运化功能 , 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 , 若脾气健运 , 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 , 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 , 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 , 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
反之 , 若脾失健运 , 不但会出现腹胀 , 便溏 , 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 , 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 , 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 , 如浮肿 , 痰饮 , 泄泻等证 。人出生以后 , 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 , 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 是生命的根本 。而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 , 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 。所以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见解 。
由于脾为后天之本 , 故在防病和养生方面 , 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 , 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 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 , 百病由生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 , 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 , 而且更要注意保护脾胃 。在临床治疗用药时亦应兼顾脾胃 。
(二)脾气主升 所谓"升" , 即上升之意 。脾气主升 , 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 ,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脾主升清 。所谓"清" , 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 , 而"升清"即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 。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 , 上输于肺 , 并通过心肺 , 分布到周身各处 。因此 , 脾的升清功能正常 , 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 , 功能活动才能强健 。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 , 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
若清阳不升 , 清浊不分 , 混合下注 , 可发为遗精 , 带下 , 腹胀 , 腹泻 。若久泄不愈 , 又常伴有身倦无力 , 气短 , 懒言等症状 。
其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 。人体的脏腑 , 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 , 如胃位于脘部 , 肾位于两侧腰部 , 子宫位于下腹部等 。中医学认为 , 脏腑之所以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 , 全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 。这是因为 , 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 , 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 , 才能强健有力 。若脾气不升 , 反而下陷 , 则可出现胃、肾、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