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与精子库


人工授精与精子库

文章插图
人工授精的技术,在改良牲畜品种方面,早已不足为奇了 。譬如说将优良品种的公牛的精子取出来,注射进母牛的子宫内,让母牛受孕 。1946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遗传学家穆勒主张将人工授精技术运用于人类,以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 。即动员那些智力上有高度成就,在社会生活上有可取的品格,无明显遗传病的人,献出自己的精子,建立“精子库” 。然后向求精的妇女授精,以得到优良性状的后代 。
精子库也叫精子银行,顾名思义,是用于储存精子备以待用的一套设施,也是一种精液冷冻的新技术 。1963年,国外开始建立用采液氮使精库温度下降到零下196度的超低温冷冻储存人精子的方法,这样精液可贮藏很久而不会变质 。
在超低温的状态中,精子的活动及其代谢过程几乎停止,这样就使那些异常发育的精子被杀灭,留下来的则是健康的精子 。就像经过了一场“冬眠”一样,其遗传物质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采用精子库精液受孕后出生的孩子,发生畸形和母亲怀孕后自发流产的机会较少 。由于经过冷冻后又再复苏,就不是所有的精子都能成活,所以对用于贮藏的精液,质量要求很高 。
供精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各种原因造成的畸形,无肝炎、睾丸炎等全身性或生殖系统的疾病;无遗传疾病,必要时需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年龄应小于50岁,以减少可能存在的与年龄有关的危害因素:以往生育过健康子女,证实有良好的生育能力;家族中无精神病、癫痫、青少年糖尿病或冠心病早期者;无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在禁欲3-5天后至少化验精液3次以上均正常;血型检查以便了解有无ABO血型及Rh血型的问题 。
人类精子库的建立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治疗男性不育症、优生以及提高人口素质诸方面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
目前,精子库的精液主要用于以下情况:有遗传性疾病、近亲结婚、ABO溶血、Rh血型不合等不宜生育者;无精症或少精症患者,一种是采用其他男子提供的精液,另一种是将少精症患者的精液,多次收集后冰冻冷藏,经过浓缩,积到相当数量后一次人工授精给自己的妻子;男性在做输精管结扎术、丸肿瘤切除、放疗和化疗之前,可以冷冻储存一部分精子,以防子女夭折,解除不再生育的后顾之忧;可以有利于开展男性生殖生理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避孕方法 。国外有些精子库专门收集高智商和体格健康者的精子,如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优秀运动员的精子,用于人工授精 。
每个供精者提供的精液获得的妊娠数一般不得超过5次,以免造成一些互不知晓的同父异母的子女之间的婚配,而引起严重的医学遗传和社会问题 。要永久保存供精者的秘密病历记录,可以供接受授精者和人工授精所生的后代查阅,但不提供其姓名 。
人工授精就是把丈夫或供精者的精液采用工人注射的方法,注入女方的生殖道内 。它为精子与卵子的“相会”搭了一座桥 。人工授精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取男子的精液在女方排卵期的前后注入阴道深处、子宫颈口处即可 。但往往需反复几次,才能提高成功率 。用于人工授精的精液可以是新鲜的,也可以是冷藏的 。需要采用冰冻的精液人工授精时,可将其溶化后注入女方体内,或于脆把冰冻状态的精液制成杆状塞入女方阴道深处,让其自行溶化 。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精子库精液施行人工授精已相当普遍,成功率可达44% 。我国于1983年由湖南医学院首先用冷冻精子作人工授精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