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前兆有哪些( 二 )


一般认为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现与雌激素增多有关,还有一些未被肝脏灭能的血管舒张活性物质也有一定作用 。当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蜘蛛痣的数目可增多增大,肝功能好转则可减少、缩小或消失 。
醛固酮增多时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作用于集合管,使水的吸收增加,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亦起重要促进作用 。如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则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
体征:
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构成门脉高压征的三个临床表现一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在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 。尤其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 。
1.脾肿大 常为中度脾肿大,部分可达脐下,主要原因为脾脏淤血,毒素及炎症因素引起,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也有关系 。脾脏多为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缘钝圆 。如发生脾周炎可引起左上腹疼痛或腹痛 。如腹水较多须用冲击法触诊 。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脾脏可暂时缩小、甚至不能触及,这对鉴别确定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很大的价值 。
脾肿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或红细胞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
2.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1,96kpa(200mmmH2O)时,来自消化器官和脾脏等的回心血流受阻,迫使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血管与体循环之间建立侧支循环 。临床上较重要者有:①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等吻合形成 。常因门脉压力显著增高,食管炎、粗糙锐利食物损伤,或腹内压力突然增高,而致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
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时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与副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连接,在脐周腹壁可见纡曲的静脉,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可与下腔静脉梗阻相鉴别 。若脐静脉显著曲张,管腔扩张血流增多,有时可听到连续性的静脉杂音 。③痔核形成,破裂时可引起便血 。
3.肝硬化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肝硬化患者的疼痛多在上腹部,常为阵发性,有时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为呈绞痛性质 。腹痛也可因肝硬化患者伴发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肠道感染等引起 。肝硬化的腹痛同时出现的发热、黄疽和肝区疼痛常与肝病本身有关 。
2、面部色素沉着,即我们常说的“肝病面容” 。
约有三分之一的肝硬化会出现肝病面容 。主要特征为:面部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没有光泽,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导致 。
3、肝硬化患者有时会有腹泻的表现,这是在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相当多见,多由肠壁水肿、肠道吸收不良(以脂肪为主)、烟酸的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因素所致 。
4、食欲减退为最常见的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时肝硬化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多由于胃肠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晚期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将更加严重 。
5、由于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加上脾功能亢进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所以肝硬化患者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消化道出血(便血、黑便)等,皮肤等外在表现为皮下出血(紫斑)、有出血点等 。
4.肝硬化前期有什么症状
早期肝硬化系指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内各种胶原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多为主 。晚期肝硬化以Ⅰ型增多为主,早期以Ⅲ型为主,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Ⅰ/Ⅲ型胶原比率由1增至1.59,Ⅰ型胶原纤维增多,参与结缔组织的形成,其可逆性强,主要见于晚期肝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