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女性常见肿瘤


卵巢囊肿:女性常见肿瘤

文章插图
据各类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已经到了“手术泛滥”的地步,不管子宫内长的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统统“一切了之” 。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有效的课题研究 。妇科微创治疗技术就是其中有效方法之一 。
从美国引进的射频微创治疗仪能有效地治疗肌瘤并完整保留子宫 。该技术通过射频介入器对子宫的病变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使病变部位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机体吸收、排出;不影响未婚女性生育,不要开刀,痛苦小,恢复快,无疑给子宫肌瘤的女性患者带来了福音,是如今子宫肌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
医师建议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如3-6个月做一次B超或妇科检查 。年龄较大的妇女,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绝经后又有阴道流血,应警惕是否发生肉瘤变性 。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种类之多在各器官的肿瘤中居首位 。在妇科疾病中患病率为13%-23.9%,其中恶性肿瘤约占10% 。由于卵巢肿瘤位于盆腔,早期无症状,而恶性肿瘤扩散快,患者就医时70%以上已为晚期,据国内外报告卵巢肿瘤五年存活率仅在30%左右,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
卵巢是女性体内较小的器官之一,却是多种肿瘤的多发地带 。广义上的卵巢囊肿属卵巢肿瘤的一种,卵巢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高发于20-50岁 。
本病初起为单侧囊肿,延久可见双侧囊肿 。
一般要先进行妇科检查 。未婚女性患病后主要症状有月经失调,经量少,腹痛;重者可有腹部剧烈疼痛,甚至昏厥 。已婚妇女中主要症状可见经量过多,或淋漓不净,头晕脑胀,乳房胀痛,腰部痛,伴有白带异常现象 。
卵巢囊肿是卵巢肿瘤的表现形态之一,卵巢囊肿绝大部分为良性肿瘤 。临床医学发现,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
1、遗传因素: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
2、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份 。研究还发现,欧美国家卵巢肿瘤的高发病率可能与食物中胆固醇含量高有关系 。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西化,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的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也可能有关 。
3、内分泌因素 。卵巢虽小,却是产生卵子并排卵、内分泌激素、平衡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内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龄,所以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
卵巢囊肿是卵巢真性肿瘤与卵巢瘤样病变的总称,两者外形相似 。真性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均需手术切除 。卵巢瘤样病变,又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炎症性卵巢囊肿等 。因此,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并加以鉴别和及时处理,甚为重要 。
【自我观察要点】
(1)尿频,但无尿痛、尿急;或有大便秘结 。
(2)自觉小腹增大,腰紧小 。可摸及下腹有块,尤早晨清楚,排尿后又消失 。
(3)妇科普查发现卵巢肿块 。
过去治疗卵巢囊肿,一般保守的治疗方式是卵巢切除,但是作为分泌女性雌性激素,形成卵子的重要器官,卵巢对于女性的作用不言而喻 。
【卵巢囊肿:女性常见肿瘤】 具有声像、影像三维扫描功能的导航微电极技术,对卵巢及囊肿立体定位,细如发丝的微电极通过阴道、宫颈口置入囊腔,吸出囊腔积液,通过因子介入、电离作用,使囊肿组织失活,从而恢复正常卵巢,且不损伤卵巢结构及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出现摘除卵巢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