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娘胎,先查小心脏


未出娘胎,先查小心脏

文章插图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率可达0.7%~1%
■先心病病种多达几十种,但80%以上可以在胎儿出生后通过外科手术或微创的介入术得到根治
医学专家建议,高龄、孕早期有病毒感染、有先心病家族史等因素的高危孕妇最好在妊娠20~30周做一次胎儿心脏超声专项检查,以早期发现胎儿心脏畸形这部分胎儿不必引产 。大部分先心病胎儿诊断后不必急于引产,应向先心病专家进行专业咨询,根据预后情况做出理性判断 。其余的先心病胎儿出生后因无法进行解剖矫治,预后不良,应慎重保留 。
现状:先心病是排第一的出生缺陷
“胎儿心脏的肿瘤长在心房处,而且与周围组织没有浸润,孩子出生后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效果很好,值得博一博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医生潘微的一席话,让刘女士悬了几个星期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38岁的刘女士来自广东某地级市,通过试管婴儿怀上了这一胎,现在已经35周了 。可在当地医院产检时却发现胎儿的心脏长了肿瘤 。“人人都劝我把孩子做掉算了,可我不舍得 。”
像刘女士这样的孕妇,潘微每年都会碰到很多 。“这些胎儿还算幸运,孕期内就能通过心脏超声发现疾病,出生之前就做好了救治准备,一出生就能及时地接受心脏手术,多数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后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但也有一些先心病胎儿,因为在宫内没有发现,可能死于腹中或生产时死亡、生后夭折或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影响治疗效果,造成了终身残疾 。”
潘微提醒,我国出生缺陷的调查结果显示先心病已位居第一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今发病率已经接近1% 。目前,医生可以对20周以上的胎儿心脏进行详细的观察、评价,产前就能诊断先心病了 。使一些重症先心病的诊断、监护提前至胎儿期 。她提醒,孕妇们一定要重视胎儿心脏病的筛查、诊断,一些高危孕妇,最好能在妊娠20~30周做一次详细的胎儿心脏专项检查 。
严重先心病的孩子出生两周内就得手术
出生在河源农村的丁丁一生下来嘴唇就发紫、呼吸急促,村里的医生说,这孩子心脏有问题,活不长 。丁丁的父母不甘心,向亲友们借了钱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求医,医生立刻给丁丁做了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孩子患有一种严重的先心病——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室间隔完整,也就是说丁丁心脏发出的两条大血管——肺动脉和主动脉刚好长反了 。医生告诉丁丁的父母,这种病很严重,孩子处于严重缺氧状态,需要在生后2周内手术调转两条大血管的位置,目前在省医的心研所该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率已达到90%以上 。丁丁的父母果断地决定立即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顺利完成,丁丁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小脸红扑扑的,跟出生时完全判若两人 。
“这个孩子是幸运的,能在出生2周内得到准确诊断并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 。可更多的大血管转位患儿因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往往辗转一两个月后才找到先心病专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潘微告诉采访人员,“这种大血管转位,我们在胎儿期就能诊断 。如果家长保留胎儿,可以选择在具备新生儿先心病救治经验的医疗机构分娩,出生后即可给予严密监护和相应的内外科治疗,可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避免就诊过程中走弯路而耽误孩子的病情 。”
据了解,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已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这种先心病产前诊断生后治疗的一体化流程,10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100多名重症先心病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