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点

1.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点
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 。
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 。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
2、艾灸肚脐的方法
2.1、隔姜灸
就是削一块姜,扎几个窟窿眼,上面用艾条的细末捻成黄豆大的一团,点着就行 。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以感温热且觉舒适为度 。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
2.2、艾炷直接灸
方法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 。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 。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
3、艾灸肚脐的哪些穴位
3.1、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 。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呓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
3.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
3.3、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 。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
3.4、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 。
3.5、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 。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 。具有调理脾胃 。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 。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
3.6、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
3.7、灸中脘穴
【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点】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 。
艾灸肚脐有什么好处
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
艾灸神阙,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效果非常好,还有,神阙穴离石门比较远,如果想要孩子的话,别在关元附近艾灸,索性艾灸神阙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