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仓颉造字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仓颉造字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活动仓颉造字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欣赏故事、动画,了解汉字的起源,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仓颉造字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动画,了解汉字的起源 。
2、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 。
3、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
活动准备:
挂图54号、《仓颉造字》故事改编、动画短片(网上下载)、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若干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
1、出示象形文字字卡“⊙” 。提问:这个图案像什么?
2、小结:这是古代的一种文字,叫象形文字 。引问: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二、欣赏故事及动画,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
1、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
2、提问: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事情的?这些方法好吗?
仓颉又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呢?
3、小结:象形文字是仓颉这个人造出来的,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
三、学识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 。
1、欣赏动画 。
2、猜测、验证 。
根据动画中出现的三十六个活动的象形文字,以鼠标点击、停顿等方法让幼儿进行猜测 。
如当出现“ ”时,动画表示为暂停,让幼儿通过刚才的动态画面,感知这是水在流动,象形文中如何表现?它又与我们现代文字中的哪个字相匹配?之后动画中出现现代文字 。
3、提问式小结: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现代文字,都是谁造出来的?(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补充:现在,世界上有好多人都在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字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字还会成为世界上的通行语呢!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找朋友(意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在区域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幼儿开展“给文字找朋友”活动 。还可渗透一些不曾认识过的象形文字字卡,让幼儿根据图形(象形文字特点)来找出与其相匹配的现代文字 。
活动反思:
1、我执教的这节课时间有点晚,是因为刚好那天去了烈士陵园,不过晚有晚的好处,我可以基于其他教师课堂上的经验与反思,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 。
2、当然,活动前我对象形文字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考究 。知道了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据我了解,埃及的象形文字比我国还早) 。是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
3、晨间活动时,我就带了孩子去幼儿园的“文字墙”接触了象形文字(如:这个字像什么?) 。因此当活动中出现“⊙”的象形文字时,小朋友很容易就说出来,这像太阳,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故事《仓颉造字》,由于故事本身编写得比较枯燥、口语化不强,不为幼儿所理解,于是我根据三张挂图对故事进行了改编,使之简单、易懂 。